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象 訴/望夫石\馮俊彥

時間:2020-10-30 04:24:18來源:大公報

  小時候搬入沙田居住,每次由九龍搭電氣化火車回家,出隧道時都會看見望夫石,記得媽媽跟我講那是一個母親背着孩子在山上等丈夫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小時候每次看見望夫石都使我毛骨悚然。那可能是自幼就只有跟媽媽生活,一想到媽媽和小孩可能會變成石頭,你說怎麼可能不害怕呢?

  原來望夫石不只沙田獨有,東南亞都廣泛流傳着類似的故事,這多少反映着沿海城市的漁民文化和傳統女性的角色定型。同時,石頭在人類的心靈中亦十分重要,石頭是原始人重要的祭祀對象,後來人們都以內心原型的刻板印象雕刻在石頭上膜拜。

  民間不少傳說又會以石頭的形態去道出不同的故事,望夫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究竟是先有望夫石的故事還是有了這塊石頭人們再去想那淒美的故事呢?從精神分析角度去看,石頭可以代表着我們心靈中的本我,一個既真實又原始的自己,當一切都由石頭而起,那麼石頭和我們內在的幻想就是共通共鳴而且相輔相成的物件。在不少神話和故事中,石頭都反映出耐久、可靠甚至永恆的質素,對比起不斷轉變的世界和現實中的人物,石頭這些質素都讓人們心靈可以穩下來,尋求萬變中的真我。

  望夫石或許就是心靈對「希望」這份信念的投射,無論如何絕望,面對什麼風雨,都屹立於海之邊、山之巔,遠眺着等待夫君回來,這種等待超越了時間和地點,以永恆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希望,這是深層潛意識中的原型,人們藉着望夫石表現出來。年幼時的自己對永恆是恐懼的,尤其當稚子被母親背起來等待那永不來臨的丈夫。但今天再望向獅子山上的望夫石,對這個心靈故事的含意又有另一番理解,如果,母親像無意識一樣一直潛伏着,終於有天背上的孩子,會到地上迎接像父親般強壯和理性的意識來臨。

逢周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