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書之妙道\蠶頭燕尾的由來\鄧寶劍

時間:2020-06-04 04:24:23來源:大公報

  隸書在歷史上可分為古隸與八分兩個階段。八分書最為典型的特徵便是蠶頭燕尾,這種特徵的出現和漢人執簡書寫的姿勢密不可分。

  書寫者左手執簡,為求書寫的穩便,右手必常倚靠左手,拇指與食指捏管,於是筆毫衝左,筆管衝右。當然,筆毫所指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朝向左,也可略向左前或略向左後。正因筆毫常有朝向左方以及左後的情形,所以起筆處常呈蠶頭之狀。

  至於燕尾,裘錫圭先生說:「八分筆法的萌芽出現得很早。在拋棄了正規篆文的筆法之後,如果把字寫得很快,收筆時迅速提筆,橫畫和向下方的斜筆很容易出現尖端偏在上方的尾巴。如果把這種筆法『正體化』,八分的挑法就形成了。」這個判斷很對,但尚有言不盡處。字寫得快,收筆處容易出現一個尾巴,可這個尾巴為什麼會偏在上方?其實,收筆時的尾巴偏向上方,正是由於左手執簡、右手倚靠左手書寫而形成的。如此書寫橫畫以及斜下方的筆畫,收尾後筆毫的餘勢恰恰向上。

  楷書是伴隨着紙張的漸行普及而發生、發展的。在紙上寫字,人們除了沿用簡牘時代的習慣而執卷書寫,亦必經常將紙放在幾案上書寫,因為紙張比簡牘柔軟得多。而且紙上書寫可以更多地照顧到行與行之間的關係,鋪展開來對布局更能一目了然。

  將紙放在幾案上,如果寫小字,為了穩便,則需將手腕倚靠在幾案上,這時筆毫自然衝向左前方。寫一個橫畫,下筆切入的角度多與執簡書寫不同,收筆時餘勢亦不向上,寫出來的形狀自然與隸書不同。

  隸書與楷書在其他筆畫上也形狀不同。豎的起筆處,隸書多較平,而楷書多斜切;點的起筆處,隸書多鈍,楷書多尖;撇的收尾處,隸書多粗重,而楷書多尖細;鈎挑,隸書多圓轉,而楷書多方折。這些現象都密切關聯於執簡書寫與伏案鋪紙書寫這兩種不同的方式。

逢周四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