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眼錄\白先勇的「文藝復興」\劉 俊

時間:2019-09-10 04:24:20來源:大公報

  白先勇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讀書期間帶領同學一起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早年有些小說也頗具現代主義色彩,如《黑虹》、《小陽春》、《青春》、《藏在褲袋裏的手》等,這些「元素」結合起來,給人一種「印象」,彷彿白先勇是一個傾向西化的現代主義追求者。

  追求現代主義或許沒錯,但「西化」卻絕對不是白先勇的方向和目的。事實上對中國傳統文學/文化的熱愛、沉迷,白先勇從幼年時代就已開始:七、八歲時病中歲月聽老央講《說唐》;八、九歲時在上海看梅蘭芳和俞振飛的崑曲《遊園驚夢》;小學五年級便開始看《紅樓夢》;初中時《三國》、《水滸》、《西遊記》,似懂非懂地看了過去。到大學雖然念了外文系,卻常去中文系旁聽,鄭騫的「詞選」、葉嘉瑩的「詩選」,都是白先勇喜愛的課程。大學時代創辦的刊物雖然叫《現代文學》,古典文學的研究論文卻有八十二篇──這一切都說明,在白先勇後來的「現代」追求中,「傳統」的血脈一直在流淌着。

  「讓傳統融入現代,以現代檢視傳統」,是白先勇處理傳統與現代關係的基本理念,秉持這一原則,白先勇沒有在巨大的「現代」浪潮面前迷失自己,相反,讓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再來一次「文藝復興」,倒成為他一直念茲在茲的自覺追求。他製作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風靡海內外;他細說經典小說《紅樓夢》,轟動華人圈……,這些都是他踐行自己「文藝復興」的具體行動。

  「我是有這個大願,希望二十一世紀我們中華民族像歐洲那樣迎來『文藝復興』。」白先勇在《一個人的文藝復興》書中如是說。白先勇倡言的「文藝復興」,與「五四」以來破壞舊傳統以創造新文化不同,他是要立基古典借助古典,以現代新觀念新視野來復興傳統文化。「我們的古文化有幾千年,有那麼輝煌的傳統,如果要再把它復興起來,當然是非常艱巨的一個工程,但是不能不做,非做不可。」讓我們祝願白先勇夢想成真,並與他一起行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