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外國人利瑪竇\陸布衣

時間:2019-03-05 03:18:28來源:大公報

  利瑪竇,字西泰,歐邏巴人,他以自己的教義誘化華人為最終目的。我遊京師時,曾經和他做過跨時代的鄰居,他是個不一般的人。他初來華,先在澳門,學習中國話,閱讀中文書,有二十年之久,到北京時,頭髮已經斑白。

  他最看不起佛教,曾經說:您的國家有孔丘,是中國的聖人,但是,他西狩獲麟時,那麟已死,孔子於是心灰意冷,也自感窮途末路,命不長了!釋迦牟尼,是印度的聖人,但是,他在樹底下發病,也是背痛而死,哪裏有佛呢?這種觀點,筆者不認為他對,也不認為他有什麼過錯。

  利瑪竇,樂善好施,常常救濟別人,人們也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沒有人欺負他。他很能吃喝,吃的食品也很精緻,不放高利貸,但生活條件優越,有人懷疑,他會煉金,我不相信。

  他生病時,常常全身塗擦蘇合油,他說,他們國家都是這樣治療的。利瑪竇,五十九歲去世。

  大明王朝,有走出去的,龐大如鄭和下西洋,也有走進來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是一個典型。

  翻檢史籍,好多文化名人,都和利瑪竇有交往。劇作家湯顯祖,科學家徐光啟,文學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思想家李贄,等等,都和這位傳教士有不同程度的交集。

  我看明人筆記,沈德符和顧起元等都有詳細的描述。顧起元,《客座贅語》卷六中有《利瑪竇》,詳細寫了這位傳教士的外貌:面晰,虬鬚,深目,睛黃如貓。還寫到他掛的聖母像,他繪的西洋畫,他寫書所用的紙,他的自鳴鐘,等等。

  明時,歐洲的科技,已經使他們走出了中世紀的混沌,他們急需擴張,思想上的擴張,軍事上的擴張,不遺餘力,利瑪竇就這樣一輩子踐行着他的傳教理想,鞠躬盡瘁。

  利瑪竇去世已經四百餘年了,他的數學、天文、地理知識,曾在明朝引起轟動,或質疑,中國那時還基本沉浸在神話構成的世界裏呢。

  中西文化交流的近代先驅者,我們現在都這樣稱呼他。(明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三十,《利西泰》,《大西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