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越來越多錯字\阿濃

時間:2018-09-04 03:16:59來源:大公報

  作為語文老師和報章編輯,發覺如今文稿中的錯字越來越多了,考究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

  一是用筆寫字的人越來越少,用電腦打字的越來越多。打字的人漸漸以輸入碼代替筆畫,真要寫字時便出現筆畫錯誤。如今語音輸入法越來越普遍,使懶人們更不留意字是怎樣寫的,大量別字因而出現。如今在臉書、whatsapp、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大家都是急就章,互相明白意思就算,誰也不介意字的對錯。太認真人家會笑你。網上似乎是一個無禁忌的天地,隨便爆粗無人介意,寫錯字更視為當然。越來越多人既看繁體字也看簡體字的書報,模糊了兩者的分別,寫字時繁簡夾雜,還出現一些繁簡都不是的錯體字。

  網絡上出現玩笑式的火星文,把「我」寫成「偶」,「我」寫成「禾」,習非成是。潮流興「食字」,用同音字代替原字,因此出現了混淆,如電視節目有「缺宅男女」,「缺宅」是「抉擇」的諧音。又如把「悲劇」故意寫成「杯具」,「喜劇」寫成「洗具」,這類故意別字化的個案越來越多,對低年級的學生,誤導的可能性更大。

  「習非成是」從來都有,於今為烈,一些詞語已經改變了原來意思,作新的不同的應用,明明是錯的,你也得接受。如「人肉搜索」「人肉錄音機」中的「人肉」,絕不指人的肉。一些老人家看不懂新媒體,不奇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