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聰明與大智慧之別,常常成為童話、神話,以及民間故事的主題。這些故事的功能,除了是人們口耳相傳的娛樂,也是他們生活的道德教育,指引他們判別所謂的是非曲直。在不同文化的民間故事之中,彷彿都有着貶低小聰明,表揚大智慧的傾向,但我總是搞不清楚:究竟,何謂小聰明,又何謂大智慧呢?
後來,我有了頭緒,故事中的小聰明往往指現實的、短視的知識,而大智慧就是超脫的、宏大的啟發。舉例,有一則故事是要在兩個農家女之中,找出最聰明的一位,於是審判官便問她們:什麼最肥?有錢農家女說,是煙肉,但貧窮農家女答,是大地;審判官又問:什麼最甜?有錢農家女答,是蜂蜜,貧窮農家女回答,是睡眠;審判官再問:什麼最白?她們的答案分別是牛奶和太陽;最後,審判官問:什麼最高?她們各自答道,高塔與星星。
哪一個農家女最聰明呢?在故事中,當然是貧窮農家女。有錢農家女的答案,都是圍繞現實生活的小聰明,而貧窮農家女卻是答說了貼近宇宙與自然的大智慧。但,我不服氣!
大地是最肥的嗎?難道你沒有見過貧瘠的土地,而煙肉卻真的總是肥的(不肥的煙肉,就稱不上煙肉了);又說,睡眠是最甜的嗎?難道你又沒有發過噩夢,而天然的蜂蜜卻是清甜;那麼,太陽比牛奶白嗎?顏色,是人類接收光線反射的結果,牛奶所呈現的是白色,這我倒肯定,但作為光的來源之太陽是白色的嗎?我只知道直視太陽會光得讓我分不到顏色;最後,星星比高塔高嗎?這更是轉移問題的答案,從高低的問題,轉到以地球中心為本的遠近問題,再談論下去,就是相對論的問題了。
走筆至此,我也只能夠說,我讀這故事而忿忿不平,要不就是我必須承認自己沒有達到大智慧的本事,要不就是這些故事的創作者,根本就是在耍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