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史家胡同的故事\凡心

時間:2018-07-09 03:17:13來源:

  北京「胡同」一詞源自元朝,相當於南方說的小街小巷。北京有的小街也隨了南方稱呼,如「南鑼鼓巷」。

  北京號稱有十幾條著名胡同,史家胡同並不在名錄。但說起它,老北京幾乎無人不曉。

  它在東單、東四之間的燈市口,胡同不長,也就四五百米。胡同西口是史家小學。我去時正是下午放學,胡同口擠滿了接學生放學的家長,還有各種車。人散去後,胡同便清靜了,只不時有幾個人走過,動靜也不大,明晃晃的陽光投下的人影顯得有點寂寞。

  胡同命名無可考究。傳說史家小學原是明朝抗清名將史可法家的祠堂,但無史料支持。更可能的,是此地曾住過姓史的商賈。小學舊地曾是清政府選拔留學生的考場,赴美的胡適、趙元任都是在此金榜題名的。

  史家小學旁邊的51號,是段琪瑞政府裏曾任司法、教育總長的章士釗舊居。他的養女章含之曾是毛澤東主席的英文教師。她與後來的丈夫、外交部部長喬冠華也曾長住在此。51號發生過不少故事,它們見於坊間傳說,也見於章含之及女兒、媒體名人洪晃的文字。51號的故事有關三代人溫馨共處、繼母與子女的矛盾、與外交部的業權糾葛,以及與導演陳凱歌的美國婚姻,跑不出感情、金錢、權勢、政治的主題。它們在網上留下了熱切搜尋的痕跡。普通人對51號曾經的風雨,懷着高度的八卦。

  胡同裏有個博物館,由英國王儲慈善基金會及各界熱心出資建成,那兒介紹了胡同的演變、曾住在此的元清王孫貴族、高官要人、著名畫家作家演員、各界名流賢達。英國王子威廉某年到中國,也曾到博物館參觀,對基金會投資作了閱覽。

  胡同也住着普通老百姓。四合院大門一關,高層低層各按自己的節奏過日子。有位大學同學也曾居此胡同。他記得的,是領着上幼稚園的女兒穿過胡同上學放學的畫面。在他的記憶中,那條胡同總也走不到頭,很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