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藝術」,就會涉及「質」與「量」的問題。到底是質重要還是量重要?一件出色的藝術作品是因為它廣受歡迎,所以重要?還是因為它有着一定的藝術質素,才是重要?
藝術的質素怎樣界定?在社交媒體未盛行之前的現代主義資本社會裏,質和量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系統去處理。學術機構負責「質」,市場負責「量」。學術機構裏有不同的藝術和歷史的研究學者、理論學者和評論人。他們從歷史與理論角度去分析藝術,並鑒賞出每一件藝術品的價值。這是一個深度的分析,是透過嚴謹的學術理念評估出來的,這是前互聯網時期的藝術世界。
自從互聯網出現之後,藝術的質與量開始發生新的變化。今天藝術的質素是怎樣決定?似乎是由社交媒體和資本家決定。資本家在藝術市場透過資本運作可以決定藝術品的價格,藝術品變成資本家的收藏品。所以藝術家在當代社會的角色和地位出現了質的變化。
如今,大家談到藝術,通常都和投資價格等有關。例如之前炒得熱烘烘的NFT,賣家根本連藝術家和作者是誰也不知道,只是說NFT可以炒賣,可以賺多少錢。
這些都是新科技衍生的藝術趨勢,作品和藝術家的關係已經不是傳統那一套作者論。在香港,有時推廣藝術只着重數字,例如入場人數及其產生的投資價值,很少從社會發展角度去分析和處理香港藝術家的流派以及特色。
有人說「真正的藝術是永恆不變」,當然這是一種說法。相信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藝術口味,上世紀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藝術基本上各有特色和風格,例如八十年代曾經出現「後現代主義」的藝術品味。但到了這個數碼手機年代,在筆者看來基本上沒有什麼風格可言,因為風格可能只是流行兩三天後,便會被新的風格所掩蓋,風格隨時轉變。這是藝術發展目前面對的一種狀態。
在一些西方國家的民粹主義和資本投資影響下,藝術的質和量變成「量」一定比「質」重要,強調數字多少似乎成為一個標準,並沒有一個實質準則去深度評估一件藝術作品所產生的社會效應,以及對大眾的心理影響。說到底,藝術影響的是人,而影響人最深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