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君子玉言/戀戀親情\小 杳

時間:2024-06-19 04:03:00來源:大公报

  圖:故鄉的竹林楊梅。\作者供圖

  旅居國外的妹妹回國探親。我與妹妹上一次相聚還是二○一八年的端午節,中間因各自公務纏身,又加上疫情三年,一晃分別整整六年。本想趁端午假期回去,因公務繁忙又延宕至周末才匆匆趕回老家一聚。

  近年老城周邊建起許多可遊可坐的好玩去處。我們與姐姐約好,攙着母親打車到一古鎮書吧走走。書吧位於古鎮一個口袋公園裏,公園內曲徑綠蔭,蓮塘小荷,刷身份證進到一座小樓,二層樓面,一層四邊書架,擺滿書籍,魯迅的、季羨林的都有。中間長書桌和椅子,有一台電腦可查閱書目。二樓是一個小書場,可聽報告講書。樓內還有空調,冬暖夏涼,風雨不誤讀書事。

  母親在書吧看書休息,我們沿荷塘小橋走了一圈,拍拍照。六年前妹妹回國時我們就這樣帶着母親,邊看景邊拍照,很是開心。不覺流連到下午兩點,又打車到另一古鎮,坐在河邊喝茶吃點心聊天。姐姐說我坐高鐵趕來,一天沒好好吃頓正餐,要安排晚上一起吃飯。但母親有點疲憊,我們還是陪老太太回家。

  又是楊梅季。母親買好了仙居楊梅等我回來吃。本地楊梅也就在這幾天集中上市。楊梅這東西時令性太強,成熟可摘就三四天功夫,並且一定要大太陽,一旦淋雨就容易黴爛,不能吃了。摘下後也不能久存,放一天味道就大為遜色。長久保存的方法不外乎泡酒做楊梅燒、用冰糖煮楊梅飲。但楊梅本身的鮮美,就是無任何加工的本味。所以,每個楊梅季回來,我一天到晚以楊梅當飯,不停地吃。努力吃了一天吃完,母親怕斷頓又去買,後面姐姐又從楊梅節上買來本地楊梅、表姨再拿來兩籃,帶上回京……每年的楊梅季皆如此。

  故鄉的楊梅自古有名,宋代楊萬里曾記「梅出稽山世少雙,情知風味勝他楊。玉肌半醉紅生粟,墨暈微深染紫裳」。周作人客居京華時也對故鄉的楊梅念念不忘,「不佞去鄉久,對於鄉味無甚留戀,唯獨楊梅覺得無可替代」。楊梅也是一個回家的理由,楊梅紅了,遊歷在外的孩子該回來吃楊梅了。夏天雖熱,但她用楊梅這樣的美果來安撫我們的眼睛和味蕾,託寄我們的鄉情,一邊揮汗如雨,一邊大快朵頤。

  妹妹很快又返程了,我送妹妹上網約車。隔着橋頭,看見母親站在家門口張望,妹朝母親招招手。我不敢看妹妹,只怕姐妹淚眼相對。

  六年過去,經歷了疫情阻隔世事難料,心情有些不一樣,景新人老,人心物事皆滄桑。姐妹之間更親近,只嘆相聚時間太少太短。對於八旬老母親,餘下的人生裏,又有幾個六年⁈也是不敢去想,又不得不想,每每想,每每忍不住流淚。

  次日姐姐帶去竹林行山。這裏是晉代謝安隱逸二十餘年的地方,他也在這裏應徵桓溫的軍中司馬,東山再起。竹山海拔四百多米,坡度和緩,很像香港的家樂徑,滿山翠竹清幽,溪水潺潺。至高處有一道三疊瀑布琮琮,形成一汪小石潭,名曰「雪花潭」。炎炎烈日下,修竹密林綠意葱葱,潭水清澈沁涼,爽心悅目。雖然久不行山,汗如雨下,稍微歇歇也就好了。若是待上半天,吹吹山風聽聽竹語,必甚愜意。

  回程路上,偶遇二都鎮楊梅節,老農們摘了一籃籃的楊梅擺在路邊售賣,八元一斤。新鮮的楊梅,圓潤飽滿,殷紅多汁,忍不住又買。這裏的春暉中學也是豐子愷、朱自清、夏丏尊等執教過的地方。

  母親找來一個大竹籃,我把兩小籃楊梅撿進去,帶回北京。母親又裝了一小盒讓我路上吃。表姨開車送高鐵站,我憑經驗以為時間還OK,忘了從停車場到進站口有一大段步行天橋,拖着箱子、背着背包、提着楊梅小跑,安檢時聽見廣播說「開往北京的××次停止檢票」──就差一分鐘,完美錯過高鐵和一等座。不顧汗水流進眼睛裏,急忙上網改買上海到北京的高鐵票,這一段短途由工作人員帶上車補票,站了四十多分鐘到上海。沒想到臨時搶的京滬高鐵票,是所有班次中速度最快的一趟,暗自高興。全程只在南京停一站,直奔北京,子時前到家。

  雖然有一點經濟損失,也折騰一番,但我並不糾結。表面看似有得失,冥冥當中或許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漫漫,前半生是加法:得到成長、得到知識、得到見識、得到圈層……後半生是減法:健康的衰減、行動力的衰減、交際半徑的衰減……在加法過程中,我們獲得的增益構成思想和閱歷的豐盈,足以讓後半生不至於太枯燥乏味。人生的豐儉,既是一個自然規律,也是一個自主選擇。有家回,有母親姐妹親人可見,多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