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三百年前的通信\江恆

時間:2024-04-18 04:03:01來源:大公报

  圖:英國青年本.布朗(Ben Browne)記錄自己一七一九年離鄉到倫敦生活的信件,在坎布里亞郡博物館展出。\圖片來源:National Trust

  當十八世紀英國詩人塞繆爾說出「如果你厭倦了倫敦,你就厭倦了人生」時,他應該不會想到,在倫敦有一位青年卻體驗着與他所描述的不一樣的生活。

  這位名叫本.布朗的青年來自英格蘭北部的小村莊,他懷揣着希望和夢想,於一七一九年離開家鄉隻身前往倫敦。剛到倫敦的時候,眼前車水馬龍、光怪陸離的景象曾讓他大開眼界,但日子久了,他也面臨諸如房租貴、工作累等一系列問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在虛度光陰。最終他在倫敦漂泊了十六年之後,又回到故鄉附近湖區的家庭農舍。而他在倫敦期間所經歷的一切,都以通信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下來,其中大約六十五封信有幸保存至今,早前這些信件在坎布里亞郡博物館對外展出,讓人們得以一窺當時倫敦生活的面貌以及他個人的心路歷程。

  在這些信件中,布朗生動地描述了倫敦新生活,比如為融入倫敦這個大千世界,他保持着活躍的社交生活。一方面,他努力結交新朋友,經常在市中心法院、酒吧雲集的著名艦隊街吃喝應酬。另一方面,他也熱衷購買書籍,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根據布朗的後人捐獻給圖書館的家傳書籍,許多書的購買日期正是布朗在倫敦生活的時間,並且有些書上面還有他本人的親筆註釋,這些書籍題材廣泛,包括愛情小說、虛構作品和莎士比亞戲劇等。

  布朗作為年輕人也緊跟時尚,購買長襪、馬褲、假髮和其他新生活必需的物品。他在信中希望父母不會認為他過於奢侈,因為在他看來,他買的這些東西與倫敦人的穿戴相比仍顯寒酸。此外,他也幫助家人、親友和鄰居代購倫敦才有的時髦商品,例如他在信中羅列了採購清單:給父母寄的幾個鼻煙盒、一些巧克力和咖啡;替親戚買的假髮箱、密封蠟和銀頂針;幫友人買的帽子、兩條項鏈、一件男士禮服和一件女士斗篷等。但正是這些主動和被動的消費,增添了布朗的經濟壓力。

  布朗在書信中常提到的話就是──請家裏趕快匯款,這裏什麼都貴。日常消費只是一部分,他的最大開支是房子租金,他經常在信中要求家人寄錢來支付房租,雖然沒有透露具體金額,但以他的生活軌跡判斷,房子應位於繁華的倫敦市中心,租金之高可想而知。他在信中亦透露,自己接受了律師助理培訓,還和僱主的女傭結了婚,需要花錢的地方非常多。而他的工作收入似乎並不理想,並且上班時間很長,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主要就是複製法律文件,他很惱火地發現,自己收穫不大,形同給僱主當了五年的學徒,實在是虛度青春年華,或許正是因此促使他決定返回家鄉。另外,他在倫敦也見證了社會不公和動盪,像是斯皮塔佛德絲織工廠工人舉行的大規模罷工,讓他覺得倫敦並非如他想像般美好,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道:「紡織工們發起一次非常大的罷工行動,他們因遭受剝削而飢腸轆轆。」

  正如坎布里亞郡博物館負責人艾瑪所說,這些信件讓人看到一位年輕人到大城市學習或工作的種種艱辛和時代烙印,但更大的意義卻是揭示了倫敦美麗外表下的殘酷,因為布朗的煩惱與當今年輕人的煩惱沒有太大不同,證明三百年來倫敦一切都沒有真正改變。事實上,從後來不同時代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對倫敦的描述來看,許多地方和布朗信中的說法的確似曾相識。

  就在十九世紀初期,差不多布朗寫信的一百年後,作家查爾斯.蘭姆在《伊利亞隨筆》中形容的倫敦,也是布朗所說的樣子。書中寫道:「通宵任何時刻,只要你醒着,生活都不會睡大覺;艦隊街上不可能有沉悶乏味的時候;種種人群,甚至污穢和泥濘……那是絢麗多彩的生活畫面。」作家皮爾斯.伊根所著的暢銷書《倫敦生活》,也幾乎以布朗的視角,審視倫敦城區的漫遊和狂歡,向讀者展示都市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獨特景觀。

  與此同時,倫敦仍是布朗眼中那個帶着強烈階級色彩的拜金城市。作家簡.奧斯汀在《曼斯菲爾德莊園》寫道,從倫敦來的克勞福德姐弟倆就是拜金主義的忠實信徒,他們曾引用倫敦的一句格言:萬物都能用金錢獲得。奧斯汀在《理智與情感》中也提到帕爾默太太一行到倫敦時尚的邦德街購物的情景。奧斯汀本人私下更稱倫敦是「揮霍墮落、道德敗壞的地方」,她筆下所有的花花公子,無一例外都喜歡在這個城市追逐奢靡生活。而作家狄更斯在《艱難世事》中展現了當時紡織工人的罷工,他藉工人之口講出殘酷的事實:生長於此的許許多多工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為生存苦苦掙扎,資本家們總逼着我們趨向於一個遙遠的目標──死亡。

  到了二十世紀,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在小說《歲月》中,描繪了倫敦人不變的忙碌狀態,「大街上人們都在忙着工作,雙手在不斷運送磚石,從不閒扯胡聊,永遠專心致志。」曾旅居倫敦的作家老舍在《我的幾個房東》中,則講述了在倫敦租房的不易,他為省錢和其他兩人合住,而找到那樣便宜的房子是十分困難的,租客們常為房租發愁,這與布朗在倫敦時的處境別無二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