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錄像《打漁殺家》,馬連良的蕭恩,張君秋的蕭桂英,不要說唱,光看扮相,真的是漂亮。老爺子沉鬱中的瀟灑,姑娘俊秀中的天真,演員和戲中的人物,無論年齡還是氣質,都是那樣的脗合。特別是張君秋的桂英,起初都沒有覺出是男人的表演,身材那樣高挑,亭亭玉立,舉手投足,一顰一嗔,真的比一般的姑娘還要漂亮受看。
這是一九四九年拍攝的電影。那一年,馬連良四十八歲,張君秋二十九歲,正是好年華。
《打漁殺家》,從最初的多折戲只剩下如今「打漁」和「殺家」兩折,可以看出藝術刪繁就簡的魅力,這是藝人和觀眾雙向選擇和相互作用力的結果。這齣戲的情節不複雜,前半截「打漁」演打漁者受漁霸和官方勾結的雙重欺凌,憋氣;後半截「殺家」演打漁者忍無可忍仗劍而行連夜過江殺了欺凌者,解氣。為什麼如此簡單的一齣復仇戲,上百年來演出經久不衰?觀眾看的哪一處而引起心底共鳴而忍不住擊節叫好?
不用說,以我看到的一九四九年版的《打漁殺家》而言,馬連良的唱,張君秋的演,是吸引人的關鍵。但那是從劇情之外的演唱出發,是屬於藝術的欣賞方面。從劇情本身出發呢?
看黃裳先生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談到這齣戲時著文言道:「我愛這一齣戲。它漂浮着一股濃重的憂鬱氣氛。英雄老去,歸隱江湖,只有幼女相伴。」而這個天真無邪的幼女,從小死去母親,從未出過家門,別家隨父去殺仇人,「臨刑之前,她居然還要鎖門,還想着家中的傢具。嗚呼,如此善良的女性,難怪蕭恩喟然而嘆,說:『傻孩子!家都不要了,還顧什麼傢具呀!』聽到此處正是要傷心一哭。京劇之妙,即在此等處。」說的是戲中兒女情長,屬於戲之內的人情與人性方面。便使得這齣戲不是打打殺殺的復仇戲,只注重外部動作,而是有了內在的動人心弦的情感戲。
黃裳先生說的沒錯。好戲從來都是情感為根基,外部再炫目的情節,失去了情感的血肉,煙花而已,即便燦爛,只是一瞬的效果。更何況,這動人心弦的情感戲,發生在貧苦人家──且是一對失去家中主婦相依為命的父女──又且是一個只想過平凡日子的退隱老英雄,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兒的身上。這三重人物關係的設計,呈遞進的關係,擰緊了戲中的人物關係血肉相連的密度,加深了戲的情感色彩和深度。這三重關係,又呈輻射的角度,最後的焦點集中在弱勢群體上,是受到魚肉鄉里的官府相互勾結的勢力欺壓之下,且冤屈無處申訴的情形之下,忍無可忍,鋌而走險。按照《打漁殺家》戲文裏唱的,便是「塊壘難消唯縱飲,世道不平劍欲鳴。」雖明知黑暗勢力已經形成牢固銹蝕的鏈條,蕭恩父女的鋌而走險不過是杯水車薪,依然可以大快人心於一時,滿足於弱勢群體對於惡勢力的不滿和對於救世英雄的渴望之情。
《打漁殺家》一直能夠得到共鳴,在於所有無權無錢又無勢的弱勢人家乃至一般人家,都希望「打漁」能夠是一種日常生活的常態,誰也不會希望鋌而走險去「殺家」。走到「殺家」這一步,都是最終連「打漁」都不能維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