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維港看雲/跨國合作平台\郭一鳴

時間:2023-12-08 04:03:04來源:大公报

  圖:面對疫症流行時,人類需要合作共同應對。\資料圖片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結束近一年,正當人們已習慣不需要戴口罩出門,近日流感疫情升溫,大街小巷的口罩人又多了起來。筆者某日搭港鐵,一名乘客拉下口罩咳嗽幾下,旁邊沒有戴口罩的人立即用手捂住嘴鼻。經歷抗疫三年,公眾對疫情流行的警覺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衞生署發言人周一(四日)表示,預期包括季節性流感在內的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數字將隨天氣轉涼而上升,衞生防護中心過去四星期(截至十一月二十五日)的監測數據顯示,本港的呼吸道病原體以鼻病毒/腸病毒最為活躍,佔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及醫管局收集的呼吸道樣本約一成,但水平持續平穩;其次活躍的為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最新陽性檢測比率分別為百分之五點二及百分之四點四並呈上升趨勢,符合新冠疫情前的季節性趨勢。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特別是高風險群組人士,應適時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以加強個人保護。

  筆者問過幾位年長朋友,他們都說新冠疫情結束之後,沒有再打新冠疫苗,也不擔心新冠疫情復熾。不過,科學家卻已經在為應對下一次疫症大流行未雨綢繆。發明雞尾酒療法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何大一教授認為,新的傳染病可能在十年後出現,所以人類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媒體報道,何大一聯同港大生物學家袁國勇教授共同發起「大流行病研究聯盟」,成員分別來自四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學者,包括廣州國家實驗室鍾南山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林發、北京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澳州墨爾本大學杜赫提研究所教授Sharon Lewin等,都是在學術界鼎鼎大名。在本周一(四日)的記者會上,大聯盟主席袁國勇表示,未來二十五年有大約五成機率可能再次發生與新冠類似的疫情大爆發。據各國官方統計數字,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六百六十五萬人死亡,專家推算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達一千五百萬,經濟損失更達天文數字,至今仍未完全復原。袁教授稱,大聯盟的目標是為下一場疫症來臨做好防範,包括在疫情期間維持正常生活,盡可能避免封城。

  讀到這一則新聞,筆者有兩點感受,一是人類無法避免疫症流行,但新冠疫情期間不少國家地區曾經採取封城之類嚴厲的防疫措施,代價非常高,應該努力避免,亦相信可以避免。而跨國合作應對新的傳染病,包括合作研製藥物疫苗,是人間正道,是最明智亦是最符合道德原則的做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豐富而深刻,面對地球氣候變化、疫症流行時,人類需要合作共同應對,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回顧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期間,各國各地各自為戰,各自研製藥品和疫苗,特別是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在承認疫苗品牌上搞小動作,企圖排擠中國,結果是枉費心機,卻或多或少窒礙了全球抗疫。「大流行病研究聯盟」的學者來自東西方不同國家和不同機構,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避免成為某一個國家或集團所壟斷,從而可以盡早及廣泛投入使用。

  其次,「大流行病研究聯盟」在香港成立,由港大學者發起和牽頭,突顯香港國際化的特點和優勢。在日前舉辦的「香港財經論壇二○二三」上,特首李家超強調香港要堅持國際化特色,發揮國際化優勢,為國家做貢獻。「大聯盟」就是一個國際化的科研平台。當今國際地緣政治錯綜複雜、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大國博弈有時驚心動魄,因此,「大聯盟」的成立別具意義。袁國勇說,學術界非正式的資訊互通渠道,較官方渠道更有效率。這顯然是經驗之談。

  不過,在記者會上被問到中美關係會否窒礙跨國合作研究,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何大一回答,在美國進行與中國相關事務均須接受檢查和審查,有時需要先取得當局批准,可能會影響研究的進程。正如袁國勇教授說,「微生物沒有國界,政府才有國界。」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家,有國家就有政治和政治博弈。所以,應對下一次疫症大流行,不僅要靠各國科學家的合作,更需要世界各國政治家,特別是大國領袖拿出政治智慧,超越政治對立,攜手合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