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化什錦/燙樣:匠心的智慧\鄺凱迎

時間:2023-03-13 04:24:40來源:大公报

  圖:戲樓燙樣,二十八厘米高。/作者供圖

  本港及內地的房地產展銷會,往往有向大眾買家展示相關的建築物的小樣模型,近年多改變以數碼影像技術示範,兩者目的同是方便了解其特色及加深印象。過去明、清代,以建築小樣來表達構想中建築物的外貌及陳示內層結構,毫不寥寥,古籍上記錄這種比例準確、設計模型小樣的製作工藝有一道熨燙程序,特別稱為燙樣。

  建築設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用圖畫展示,公元七世紀的隋代開始以百分之一比例的圖樣,到了北宋,有了《營造法式》,作為管理官署、壇廟的設計、材料估算及施工規範,清代則頒布了《工程做法》。

  我國的圓明園、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故宮、北海、香山的靜宜園、清東西陵、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規劃及典景樓台等,及按前朝建築復原或加建的,皆有在動工前以燙樣展現其形態及景觀效果。

  當年建築制度稱從事設計圖樣,燙樣及細節說明的匠人為樣子匠。具體工序是每個建築物的施工前,樣子匠需作出平面設計,畫出建築草圖,監工批准後,便將圖上建築景物具體呈現,包括按照計劃建築精準比例縮小,用木板、秫秸、油蠟等材料做成模型,配合其周邊景致,令其布局及空間一目了然,方便皇帝審批施工。

  歷史記錄樣子匠的資料不多,明朝一位稱為阮安的宦官,永樂年間入宮,主持北京城內城城池建設及治理河患,但未悉是監工還是匠師;另一名馮巧,他活躍於明朝末年間,技藝精湛,任職於工部,是負責宮廷營造事務,他能被世人知悉,因其徒弟梁九的名氣而知名,梁九是接任其工部職位,清朝早年宮廷的修補工程皆由他負責營造,到了康熙年間,他成功修建紫禁城內主要殿堂太和殿而揚名京師。

  《梁九傳》記載重建太和殿的故事,指康熙皇帝想要重建這座紫禁城主建築,該殿在明朝永樂年間建成不久已多次受雷擊焚毀,上次修建已是六十九年前的明天啟年間,加上康熙早年亦曾經歷祝融,存世建築紀錄已不全,時已年屆九秩,已在明、清兩朝工部工作四十多年的梁九,接了這任務,按有限的資料以十比一的比例,用木料做了太和殿的模型,御批後就靠這模型組件放大製作,進行了太和殿的結構搭建,完成面積二千三百平方米殿堂重建,這重建太和殿所有材料及尺寸被詳細記錄在《太和殿紀事》一書上。

  與梁九差不多康熙一朝時期主持宮廷建築的還有一位匠師名為雷發達,雷發達是江西建昌縣雷家村人,他當年以藝應募赴京,參與宮廷營建,他因解決修殿卯榫位而被康熙賞識,賜了名號,自此雷家先後七代供職,負責建築和各類器物設計,成為建築世家,被譽為「樣式雷」、「樣房雷」;燙樣更是雷發達的拿手,不單止表達建築物的形態,更從裏到外將建築結構明細顯示,八國聯軍侵華焚毀了的圓明園,也是由於有早年的燙樣留存,我們還能看到其部分原貌。

  雷氏家族活躍於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早期,雷氏祖孫等設計清代皇家建築包括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及西陵等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雷氏七代貢獻良多,建築的畫樣、燙樣及工程做法等圖籍,除進呈御覽、存在檔宮禁外,家中「裒集甚夥」,清末戰亂經年令家業敗落,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迫家產文物拋售於市,幸有學術機構及博物館購藏,亦有私人的零星收集,而得以保存。

  「樣式雷」第一代雷發達參與修建皇宮,被康熙皇帝賞識,賜授為營造所長班,自此成為御匠師,民間有稱「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第二代雷金玉,營造暢春園及掌案圓明園樣式;第三代雷聲澂,參與皇家園林規建;第四代雷家璽,操辦寧壽宮花園、圓明園及同樂園戲樓改建,含經堂戲樓的添建等;第五代雷景修,當年英法聯軍焚毀西郊的三山五園,破壞極甚,其時庫源不足以支援重建,轉而參與清西陵及東陵工程,他編集了「樣式雷」歷代圖檔,功不可沒;第六代雷思起重修圓明園,參與惠陵、盛京永陵及三海工程;第七代雷廷昌承擔設計同治的惠陵、頤和園及西苑等。

  雷氏家族在我國建築史有重要地位,影響極大;清一代殿堂建設多如星群,除了雷氏代代成員的建樹,相信當時亦有一批奇工異士為清代的建築作出貢獻,惜未能一一留名。雷氏確立了燙樣成為當時的制度,體現我國傳統建築文化匠心的智慧及嚴謹,可以令我們了解當年的科學技術、精巧工藝的文化底蘊面貌。

  儘管一些具特色的殿堂建築因年代久遠而不存在,留下來的燙樣保存建築面貌記憶,是珍貴的文物,其匠心設計的小樣包涵豐富的藝術特質,誠可作為藝術品來欣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