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司令是家西餐店,在張愛玲時代,它位於上海靜安寺路西摩路口。《色.戒》裏易先生為何選擇在凱司令同王佳芝會面?借用張愛玲的話,因為這家門臨交通要道,碰見人也沒關係,不比偏僻的地段使人疑心,像是有瞞人的事。
凱司令建於一九二八年,距今已有九十多年歷史,是家標標準準的百年老字號,如今已遷至上海南京西路。凱司令之名,傳說是為了紀念北伐軍勝利凱旋,所以紅色招牌上寫有一個大大的「K」字。現今的上海灘,新式西餐店層出不窮,但凱司令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仍代表一種精緻的上海灘情調,儲存着深切濃郁的老克勒腔調。
春日的一個黃昏,我走進了凱司令。一樓西點櫃,絡繹不絕的客人低頭在冷氣玻璃櫃枱上挑挑選選:栗子蛋糕、摜奶油、哈斗、拿破侖、雙牛利、蝴蝶酥、曲奇餅、芝士白脫卷……凱司令的西點品種多,名字洋氣,單是看看就叫人味蕾大開。其實凱司令的西點,並非從國外傳來,而是上海的西點師傅採用本地的食材,結合本地人口味,在傳統工藝上注入西方元素而成。
凱司令家的明星產品,非栗子蛋糕莫屬。《半生緣》裏,張愛玲寫曼楨在醫院裏生孩子,看到鄰床的家屬吃了一地的栗子殼,便想念起栗子蛋糕。於是曼楨特地跑了一趟,買回了栗子蛋糕。凱司令的栗子蛋糕,糕坯裏含有用當季栗子打碎的栗蓉,蓋上層層疊疊的鮮奶裱花,栗子味與奶油香相混合,口感扎實而綿長。上海灘其實有多家西點店生產栗子蛋糕,不過在栗子蛋糕的排行榜中,穩居TOP1的還是凱司令。除了原味之外,如今凱司令還開發出白脫栗子蛋糕、雀巢栗子蛋糕、芝士栗子蛋糕,滿足越來越挑剔的現代人的不同口味。
凱司令的三樓是一間西餐咖啡廳,經營法式西餐。復古的人字樑、昏黃的歐式籠燈、古銅色吊扇、紫色椅子,時光彷彿定格在上世紀中葉。我挑了一個臨窗之位,點上一客焗蝸牛、蒜香法棍、鄉下湯,入眼是窗外鬱鬱蒼蒼的梧桐和高聳的梅隴鎮廣場,身邊服務員操着一口軟糯婉轉的上海話,此地此景確實很上海。
去凱司令晚餐的那天下午,我去安福路話劇中心聽了王安憶的《長恨歌》講座,包裏正帶着本《長恨歌》。一個人晚餐,最合宜的佐餐方式莫過於閱讀。取出《長恨歌》,邊用餐邊看書,弄堂裏走出的王琦瑶,雖居於狹窄的石庫門,卻樂於取悅自己,省下錢來打扮得山清水秀,去百樂門跳舞,吃凱司令西點,買「哈爾濱」的咖啡豆……彷彿歲月一直如此悠然,人生的起起落落不過是個頓號。
這是根刻在上海人骨子裏的一種樂觀,一種腔調,一種從容。再爛的生活他們也不會喪失對美好的嚮往。就像孤島時期的某天深夜,張愛玲在家裏聽到遠處跳舞廳傳來的音樂:「薔薇薔薇處處開。」聽到這首歡快的歌,她不禁心潮起伏,感慨連連,寫下這樣的語句:「在這樣兇殘的,大而破的夜晚,給它到處開起薔薇花來,是不能想像的事,然而這女人還是細聲細氣很樂觀地說是開着的。即使不過是綢絹的薔薇,綴在帳頂、燈罩、帽檐、袖口、鞋尖、陽傘上,那幼小的圓滿也有它的可愛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