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君子玉言/感恩之月\小 杳

時間:2020-11-25 04:24:11來源:大公報

  圖:疫情下,陪伴與聆聽是心靈良方\資料圖片

  十一月二十一日,小雪節氣前夕,北京初雪,雪後帝都美不勝收,我們只能隔着手機熒幕流下羨慕的口水。香港此時也蠻好,氣溫二十六七度,陽光海風正好。還有正好的時辰,正好的遊船,正好的兄弟姐妹。就連前些天買的裙子,一直期待穿出來,因為面料有點厚,試了幾次,在家裏剛走幾步到穿衣鏡前就熱得滿頭大汗。心心念念,盼着天氣轉涼。這天早晨,下了一會兒小雨,中午即停,微微涼意剛剛好,裙子也剛剛好。一切的恰到好處,都像有預謀似地為心情量身定做。

  來港幾年,時刻都在體會這個城市的溫度。

  從自然氣候來看,過去喜歡四季分明,寒暑冷熱清清楚楚,各種體驗豐富有趣。到了香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溫和宜人不極端,四季如一,回到北京反倒不習慣了。

  從社會人文環境來看,香港是移民城市,人口結構和文化多元。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往往採用不同的政策來處理多元文化問題,研究身份政治的學者將這些政策歸結成兩類:一類是「熔爐」政策(Melting Pot),另一類是「沙拉碗」政策(Salad Bowl)或「文化馬賽克」政策。顧名思義,前者是同化,後者是並存。香港更像後者,但似乎用來攪拌的沙拉醬不夠多,缺少滷水拼盤那個「滷」,變成多元文化各自存在的大雜燴,你是咖啡我是菜心,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這時所感受到的溫度冷暖各異,更多是人心的溫度。

  五六年來,越來越鍾意香港溫和的氣候,越來越難受它日益極端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近年,去年「黑暴」,今年疫情,香港經受着一波又一波的天災人禍纏磨,各種底色浮起,政治的高熱,經濟的寒意,治理的麻木冷漠,人心的波動焦灼,香港正經歷社會層面的酷熱凜寒,需要一個陣痛過程。

  好在還有一群朋友,無論世態炎涼,他們的情誼始終恆溫恆暖。

  疫情期間哪都去不了,生日是朋友相聚的好理由,藉機把birthday搞成birthweek、birthmonth,讓友情的溫馨延得長一些,煲得再濃一些。女生聚會講究腔調。Judy邀請到家裏品嘗手工小點心,歪在梳化上,裊裊香薰中聽她錄製的梵歌……Chloe同我每年都要在這時段小聚。我們去了上環一家餐廳,廚師是女性,環境也充滿女性化的優雅。可能就是因為追求精緻,一餐飯需三小時,適合女生或情侶過生日。有趣的是,只見服務生不停地滿場送蛋糕蠟燭──果然前後左右都是過生日的。這家米芝蓮一星餐廳中西合璧:裝飾、氛圍、菜品都是中西mix,服務生中西均有,食客也是中西一半一半。這才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地方,它就像精心調製的滷醬,將中西佳粹巧妙組合,美不可言。

  與兄長姐妹的大家庭式生日派對則濃湯厚味,熱熱乎乎。地點是精心考慮的,朋友是精心列出名單的,茶點菜餚是精心挑選的,流程是精心設計的。前菜預賞銅鑼灣夜景,主菜遊覽南中國海。近處歡聲笑語濃酒淡茶,遠處萬家燈火快船浪花;身邊兄長姐妹,耳畔海風流霞。團團溫暖,縷縷馨香。良辰美景,親情如家。

  有時候眷戀一個地方,不是因為城市本身,而是因為這裏有一群溫潤如親的人,有讓你感動的事物。

  我總覺得人的變老,是從對生活不再期待、不再感動開始。有了期待、有了感動,日子便充滿了星星點點的小彩燈,等待一個一個去點燃,為每一個閃亮歡呼流淚,不管多大年紀,都可愛如少年。我一位阿姨的老母親九十六歲了,看見七十多歲的女兒穿新衣服就生氣:為什麼不給我買?然後天天給女兒打電話問衣服買了沒有。我的八旬老媽,從網上給自己買衣服,還籌劃疫情過後到這兒到那兒旅行。我們都說好好好,買買買,去去去。

  每個人都有一堆期待、一堆有待表達的謝意,成了不能走開不能老去的緣由:

  不能老去,因為還有那麼多衣服沒來得及穿;不能老去,因為還有自由泳沒學會;不能走開,因為跟誰誰生氣摔了電話,還得整理一下思路把吵嘴發揮更好一些;不能走開,因為打賭美國總統大選誰贏的那頓飯還沒顧得上吃……對於我,期待如滿天繁星、謝忱如滿天繁星──

  香港還有好多事需要做,不甘心;有這麼多好朋友還沒聚夠,天沒聊夠;有人邀請「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等着去;打了疫苗,還要體驗最終效果如何;疫情未除,還要看看人類怎樣把它打敗……

  感恩節即將到來,不管它是哪國的節日,感恩終歸是美好的情愫。在二○二○這個特殊年份,每一份正好的際遇和每一份溫暖的陪伴,都值得特別感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