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故宮建築\劉瑾干政\祝 勇

時間:2019-10-11 04:24:09來源:大公報

  圖:電影《太極張三丰》中,孫建魁飾演的劉瑾\資料圖片

  對於正德皇帝而言,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唯有劉瑾。朱厚照當太子時就是劉瑾侍奉,因此劉瑾深得朱厚照歡心。朱厚照登基後,自然賦予劉瑾大權。劉瑾的權力有多大呢?在「事業的巔峰期,他不僅總領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四大特務機構,對滿朝文武有生殺大權,而且代皇帝擬旨,直接決定朝廷事務。這種不經過宰輔機構直接下達的旨意,被稱為「中旨」,是違反祖制的。所謂「中旨」,實際上已成「劉旨」,劉瑾已成皇帝,成為王朝事業的最高決策者,而這個決策者,大字都不識幾筐(朱元璋規定「內臣不得識字」),只能在自己的宅裏豢養幾名文士,替劉瑾,也替皇帝擬旨。不僅內閣的權力被抽空,連皇帝的權力也被掏空了。劉瑾的府第,成為真正的「內閣」,而紫禁城裏的內閣,則成了擺設。內閣輔臣們,終於可以安心下棋了。

  原本,宦官不得習字、干政,明宣宗時,為了牽制內閣的權力,開始讓司禮監的宦官習字,逐漸開始干政,並且掌握了「票擬」,就是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再呈皇帝裁決的權力,形成了內閣與司禮監的雙軌輔政。官宦與宦官,猶如一台天平的兩翼,儘管處於支點上的皇帝起着平衡的作用,但只有在少數時期(如弘治時期),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形成了難得的團結局面(離不開懷恩的努力),在大多時段裏,雙方進行着此消彼長的權力競賽,而且,是惡性的競爭。由於宦官近水樓台,容易受皇帝寵信,並且掌握了東廠、西廠、錦衣衛這些特務機構,可以不經司法程序抓捕大臣,不經審判處決大臣,加上司禮監宦官有「批紅」,甚至代皇帝擬「中旨」的權力,權力的天平常常傾向宦官,使宦官終於成為明代政治的腫瘤。

  但權力似糖,有誘惑性,更有腐蝕性,權力越大,危險也就越大,無論胡惟庸、張居正這些文臣,還是劉瑾、魏忠賢這些宦官,下場都慘不忍睹,罪名五花八門,比如「謀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權力太大,讓皇帝害怕。清朝對宦官權力進行限制,反而使宦官得以幸免,在歷史舞台上「全身」而退,年羹堯、和珅這些權傾一時的大臣則分別被雍正、嘉慶賜死,原因不言而喻。權力需要制約,良性的制約不僅有利於社稷,其實也有利於從政者自身,只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是人的本性,縱然有那麼多的覆車之戒,但是當一個人(無論他是文官還是宦官)面對權力的蠱惑,他絕然不會罷手,就像一個在賭局中殺紅了眼的賭客,直至折戟沉沙,血本無歸,才悔之晚矣。

  內閣安靜了,乾清宮安靜了,所謂的「皇上」,實際上成了乾清宮那把龍椅的代稱,它的主人,則去向不明。此時的帝都,最忙碌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豹房,另一個就是劉瑾的家。皇帝在豹房忙玩樂,劉瑾在家裏替他打理「江山」,以皇帝的名義號令天下,增減賦稅,調撥兵馬。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說:「大權一歸於瑾,天下不復知有朝廷矣。」

  但大臣們並不安心,相反,他們的心隨着劉瑾的得勢而愈發憂心。反對劉瑾的下場是什麼,他們都十分清楚。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的監獄裏,各種酷刑正對他們拭目以待。那些酷刑,極具創造性,幾乎把人類的想像力開發到了極致。比如在西廠,有一種刑罰叫「彈琵琶」,名字有一點風花雪月,其實極為兇殘。所謂「琵琶」,是指「琵琶骨」,也就是鎖骨(也有人認為琵琶骨指的是肩胛骨)。每當轉移重要的犯人時,一條長長的鎖鏈就會穿過鎖骨,讓犯人無法逃脫。把犯人上身脫光,他上身的骨胳,也正如一隻琵琶──琵琶的弦軸,對應的就是琵琶骨,再往下每一節都對應着肋骨。行刑時把受刑者的手腳捆住,用這一把鋒利的刀在鎖骨和肋骨之間來回彈撥。我想,行刑人的姿態是優雅、從容的,表情是氣定神閒的,有如佳人彈奏琵琶,但伴隨他手指舞動的,不是美妙的樂聲,而是犯人的哀嚎。《明史》卷七十三《刑法志》載:「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盡脫,汗如雨下,死而復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獄不成。」(「內閣長夜」之四,標題為編者所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