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回南天,滿窗淚/李憶莙

時間:2019-03-03 03:17:58來源:大公報

  圖:冬去春來的換季之際,回南天將至/資料圖片

  每年在乍暖還寒,冬去春來的換季之際,便是中國華南地區的「回南天」了。

  第一次聽到有所謂的回南天,是我母親說的。她說這是天氣返潮現象,發生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在每年的三到四月之間,然後就再也沒有多加說明了。現在想來,可能是她認為「州府地」吉隆坡,沒有這種濕得冒出水來的天氣,再多的說明我們也不懂。

  直到許多年後,在廣州,真的給我遇到了回南天,同時也認識了一個說話很文藝腔的人。他給我解說回南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換季;冬天的冷空氣一走,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迅速入境使氣溫回升。而牆壁和地板等大體積的物體經過一個冬季的低溫,全被冷卻了。這時暖濕的空氣流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結成水珠,水珠附在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就產生了「冒水」現象,於是地面冒出水來,牆壁也在滴水。不但衣物鞋子會發霉,連木質桌椅也會長出菌菇來哩。

  這原理聽着也簡單,不簡單的是這人的文藝腔。

  他說:回南天,滿窗淚。

  通常文藝腔多是空洞的,可這人的卻出乎意料地真切,而且讓我感覺到有種寧靜的美。這該是回南天的另一種景致吧。

  讓我對回南天有更深感受的,還得從那年第一次去海南島說起。那年攜同女兒一起去海南,一方面是代父親回鄉「看看」,另一方面是帶女兒去「尋根」。是以,那一趟海南之旅於我們母女而言,是有着「去海南」與「回故鄉」的兩重意義。當完成「任務」再回到廣州時,天已轉暖。卻到處濕漉漉的,以為是下雨,可又不見有雨。心想,也許是春雨綿綿吧,既是綿綿,停了還是會再下的。

  在賓館前台辦理入住手續時,忽覺得腳下有點異樣,低頭一看,地毯竟然是濕的,當下的反應是:嘩,這春雨不但纏綿,還真厲害哩。

  與友人外出晚餐,來到一家酒樓,地毯不但是濕的,還可以擰得出水來哩!這確然不是雨,是從地上冒出來的水。

  友人見我大驚小怪,笑說沒錯,水的確是從地上滲出來的。回南天嘛,就是這麼討厭。

  用到「討厭」這詞,他真的是用對了。可不是,到處濕答答,天暖了也沒用─再好良辰又如何?至少,先打理好腳下吧。

  我們的房間在四樓,地板沒冒水,但潮濕不可免。所以牆壁是濕的,鏡子是濛的,玻璃窗外是一片霧的世界。桌面上壓着厚玻璃,伸手一抹,竟全都是水。浴室裏的那方鏡子,水氣聚集,濛成如夢似幻。此時鏡子已不是鏡,它根本什麼也照不到。我用毛巾努力地將鏡面擦亮,但轉眼間它又跌入五里霧般的朦朧中。

  打開行李箱,裏面的衣物都受潮了,摸上去是冰涼的─這,就是回南天。所有的一切, 都潮了,濕了,冷冷的讓人感覺惆悵……還要等多久這回南天氣才會過去?

  沒人告訴我。但我記住了文藝腔的告誡:千萬別打開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然連你的床也是濕的。人事到底是唯物或唯心,你自己想去。

  我不想,倒想建議他不要再說什麼回南天,滿窗淚。這般文藝腔讓人受不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