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考證南派粵劇手抄古本/陳劍梅

時間:2019-02-12 03:18:09來源:大公報

  圖:粵劇排場戲考驗演員的身段和真功夫/資料圖片

  粵劇的敘事結構中有一種獨特的設計,現在稱為古老排場,就是一個結構嚴謹的戲劇性分場,可長可短。古典粵劇就是由很多排場,環環緊扣地連結起來,每每劇力萬鈞,描述事態及戲劇主人公的情懷。其內容具體情節少,經改頭換面又可以放於其他劇目使用。從二○一四年開始,我採取比較戲劇的方法,跨劇種、跨年代比對戲劇古本。我是首先應用此法在粵劇歷史及行當藝術流派發展的研究之上。有幸已經得到幾位學術界的前輩認同,包括余少華教授、陳守仁教授及李小良教授。

  考察過程最具挑戰性的環節就是推敲手上的粵劇古手抄本出現及應用於何年,例如有一個「擘網巾」的排場,最少百多年內沒有粵劇戲班應用過。經過跨劇種對比同類古本,發現更有趣,就是說這個排場可能自清初已經應用。我在廣州、香港、馬來西亞及海豐的考察,都已經完整地攝錄下來,內容會在我的新書古典粵劇《斬二王》的藝術剖析中詳細分享。這種古老的結構一直吸引着我去鍥而不捨地探索,究竟原因何在呢?

  古典西方戲劇分場,目標為推進劇情發展,但古典粵劇的排場,另有額外一種抽象地寫意境的功能。一個排場可以獨立地寫情寫景,又談道德倫常,還發揮教化的作用。古老排場戲引人入勝的關鍵在哪裏呢?就是說,獨特的南派藝術,令排場戲的戲劇張力加強,古老的莎士比亞舞台劇辦不到。比方說,莎劇有十四行詩獨白(soliloguy),其結構功能是深度描述人物的心理。當莎劇整體的目標是寫實,例如有講俚語粗話的市井人物,非常貼近當年倫敦南面的生活文化,然而,粵劇古老排場的寫意藝術形式,更添一份獨特的意境。南派講究演繹澎湃的內心情緒,洪亮的口白配以風格鮮明的大鑼大鼓,以及演員硬橋硬馬的身段,還有自己真功夫的功底,包括洪拳、詠春或蔡李佛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