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護士為患者整理床鋪蚊帳。/新華社
據央視新聞報道,基孔肯雅熱症狀為發熱、皮疹、關節痛。3到5天發燒和皮疹基本都會消失,關節疼痛是基孔肯雅熱可能的嚴重後遺症。國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組專家、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陳志海表示,患者出院以後若仍有關節痛症狀,需要特別小心,尤其是三個月之內,要避免進行像長跑、負重或者爬山這種可能造成關節損傷的運動。
陳志海表示,一般主張在基孔肯雅熱的急性期,也就是兩周到三周範圍內,要注意休息。急性期發燒時,要求病人嚴格卧床,避免負重,促進關節的恢復。如果患者出院以後仍然有關節痛的話,需要特別小心,尤其是三個月之內,要避免進行像長跑、負重或者爬山這種可能造成關節損傷的運動。他表示,通過針對性地治療,囑咐病人在出院之後注意保護關節等,應該不會導致或極少導致關節致殘的情況。
專家介紹,據國外統計數據,曾有少數基孔肯雅熱患者會在痊癒後仍然有關節持續疼痛,甚至影響工作生活的情況。但隨着醫療衞生條件的改善,醫護人員對疾病及治療的認識加深,極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大公報記者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