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油角仔/鄧 儀

時間:2019-01-27 03:17:42來源:大公報

  圖:油角仔,寓意來年油潤富足/作者供圖

  農曆新年將至,除了大掃除,很多人還會親手做過年食品,尤其在廣東,蒸糕點,炸油角、煎堆和蛋散。在我的家鄉,一過臘八節,家家戶戶都開始炸油角仔,祈求來年日子能油潤富足。

  油角,廣東人俗稱「角仔」,普通話讀音跟「餃子」完全一樣。因此也有民俗學家認為,食油角的習慣是從北方食餃子的風俗演化而來,在南粵漸漸演變成用油炸的餃子,南北方的做法和味道卻有天壤之別。油角取其諧音「有角」,取其「今年吃油角,來年露頭角之意」,寓意出人頭地;形狀就像是一個金元寶,圓圓滿滿的,又像荷包鼓鼓,也有財源廣進的好兆頭。油角皮以麵粉為主,糯米粉為輔、加上豬油、雞蛋混合成麵團,用專用的模具壓出大小統一的麵皮;餡料包有砂糖、花生、椰蓉、芝麻等,多以甜食為主。

  記得兒時,包油角是節前家裏的一件大事,一年中難得有機會歡聚一堂的時光。好幾家人共同完成油角的製作,邊做邊談天說地,閒話家常,其樂融融。做油角時,一勺餡就是一個油角,將麵片對摺、捏緊封口,然後捏出精緻的花邊,大人們會在餡料裏放入一枚硬幣,誰吃到了硬幣,簡直像是中頭獎了,開心不已,預示着這年事事順利,財運佳。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功夫,一盤盤包好的油角仔橫豎交錯摞在一起,豐滿油亮,飽滿不露餡,未油炸已經金黃誘人。母親在鍋前炸着油角,油角在油鍋中翻騰,傳來呼嚕嚕的油響聲,一屋子香氣瀰漫。我們在旁邊玩耍,時不時跑到灶台前,問母親,角仔幾時能炸好?迫不及待地想嘗嘗一年中難得吃到的小吃。剛出鍋的油角,熱氣騰騰,混合着花生油,散發着香甜,讓人垂涎欲滴。我們兄妹幾人蜂擁而上,一下子就少了一半,直至吃飽了,膩了,才停下來。

  如今,市面上的賀年美食林林總總,應有盡有。九○後、○○後的年輕人,不少人沒聽過這種小食,更別說會親手做。小小油角仔,不只是作為一種傳統美食而存在,洋溢着濃濃的年味,也傳承着一方民俗,象徵着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豐衣足食。於我而言,它是家的味道,也承載着母親滿滿的愛,滿是美好的回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