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佛像藝術談\白頭翁

時間:2019-01-07 03:18:00來源:大公報

  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窖藏的古代佛教造像,是作為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特別展項而展出,它的題目是:破碎與聚合。這些曾經在滅佛運動中被擊毀,擊碎成數百數千片的佛像殘塊,卻彰顯出一種無形的藝術衝擊力。

  龍興寺窖藏的佛像殘塊一說有幾百塊,也有一說剛發現時有數千塊,即使如此,這些破碎的雕刻石佛像殘片,依然能表現出佛像完美的肉體,精細的雕刻工藝,以及鮮艷華美的敷彩貼金,震人心魄,感人心懷,也觸目驚心。

  龍興寺窖藏佛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屬於北朝晚期作品,最早的是北魏永安二年,公元五二九年雕刻的,這些佛像有坐佛和單體立像,坐佛又分跏趺坐像和倚坐像。跏趺坐像中半跏坐像猶為普遍,這可能代表北魏時期佛像雕刻的風格,大多佛像雕刻成袈裟裹足、露掌或不露掌,佛頭像多為平螺肉髻,面部短而圓潤,薄衣貼體,在衣紋佩飾上,給人一種質薄透體的視覺。在線條運用、傳情達意、塑繪結合等方面都達到極高的藝術水準。細看東魏時期的一組雕像:一佛二菩薩,貼金彩繪,是那麼慈祥地微笑着,是那麼善意地在觀賞前方。誰說石雕石刻無言、無聲、無慈、無悲,側耳細聽,松濤木魚聲中不是有低低的傳經送教之聲?

  唐時代的佛像雕刻也是座藝術高峰。二○一四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陝西彬縣大佛寺石窟,為唐代李世民所修,高八丈有餘,細觀其石刻,方圓臉,豐滿健壯,兩眼半睜,威中有慈觀世界,只要你跪倒合十上拜,就見佛祖正普度眾生觀注你。佛祖的眼神塑造得堪稱第一。而佛祖的鼻子不再是直通直管,而是如凡人一般,能見到鼻孔、鼻翼;燃香之餘,再看,佛祖的鼻孔彷彿在輕輕地吸動,而那裊裊而起的佛香正緩緩升起,彷彿入鼻而吸,真神了。的確是唐代石刻佛像的珍品。唐以後,再不多見。

  宋以後,石雕石刻彷彿都氣息奄奄,再無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人說到南宋的石雕刻像皆羊不犟、馬不烈、虎不威、人不剛。這可能多少有些偏見,因為南宋屈弱,對內對外都硬不起來,像京劇《法門寺》中的賈桂,讓人瞧不起,但到南宋時的佛像的確已無可提及。我到五台山等四大佛山看那些端坐大殿的佛像,這些明清時期塑的佛像都欠缺藝術的靈性,無藝術的魅力,讓人感到近代的雕刻工匠和古人前輩相比,似乎有些江郎才盡的悲哀。

(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