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朱旭,當代的表演藝術大師/田本相

時間:2018-09-20 03:16:59來源:大公報

  於是之的表演生涯中,有過苦悶,也有過極為艱苦的探索。他同樣在總結自己的表演經驗時,多次討論「我」和「他」的問題。在《演員創造中的「我」和「他」》一文中,根據他的表演實踐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演員整個的創造過程中,不管是排練,還是演出,一個『我』字是離不開的。必須用『我』!不止要用『我』的身體作為創作的工具,而且還要把『我』的心動員起來,與角色共甘苦,共歷悲歡。」「但是同時,在排練過程中,演員還必須有『他』。但只用『我』不求有『他』是不濟事的,是創造不出鮮明的形象來的。」「總之,必須讓『他』在我心裏愈來愈顯得分明,終於要叫我看到一個活的『他』。『他』能夠活在『我』的心裏,『我』才能像『他』那樣生活。」「這最後,才能從排練時的『有他』達到演出時的『無他』。」於是之和金山幾乎在各自演出的實踐中都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從表演實踐中上升為理論,從而達到表演藝術的峰巔。當然,於是之在表演上也受了焦菊隱的影響,走着同焦菊隱一樣的道路,將斯坦尼、哥格蘭、狄德羅等人以及民族傳統的表演理論,甚至包括梅耶荷德的表演理論加以吸收融合,從而使他表演走向「化境」。

  對於怎樣使自己的表演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這裏沒有任何捷徑。於是之特別強調「功夫在詩外」的修養。他說:「魯迅說,我不相信什麼小說作法之類,現在咱們談的許多問題還沒有出『小說作法』的範圍,總而言之說的還是方法問題,或叫體系,或是什麼戲劇觀之類,以及這麼訓練,那麼訓練,這些都是打基礎,而決定演員真正生命的是他的修養。」

  朱旭在回答一個演員怎樣才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時說:「一個演員要演好戲,講究的是戲外功夫。演員的道德修養,綜合文化素質,藝術造詣的高低,對其飾演角色的成功與否是至關重要的。」他說:「我是趕上了好時候,能有點成績,得歸功於『人藝』,『人藝』有個好傳統,講求演戲做人和讀書進取。四十多年了,我演了不少戲,能有所收穫,主要是因為『人藝』給我鋪就了成長的階梯。在『人藝』大夥都能自覺讀書,精心演戲,這樣的環境真難得,我能有今天,全靠『人藝』的栽培。」

  朱旭在影視界的聲譽,似乎還超越了舞台。

  在影視界,他先後獲得第五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在《紅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親。小巷名流喜劇性鼓書藝人心香《闕裏人家》中他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譚這一人物,獲得一九九三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的最佳男演員獎,並於一九九五年獲日本第三十三屆銀河賞個人賞(日本電視界最權威獎項),一九九五年,在吳天明執導的《變臉》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藝人變臉王形象,獲得電影界內外的好評。再如,《大地之子》(CCTV與NHK合拍)獲一九九六年第九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一九九六年第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變臉》)、二○○一年第二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刮痧》)、二○○七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特別榮譽。每一部作品都為觀眾帶來一個難以忘懷的形象。

  看來,他從舞台走向銀幕,似乎很輕鬆自如,似乎容易地就取得成功。但我認為,對朱旭來說從舞台走向銀幕,是他藝術生涯的一次昇華。他本來就「生活」在舞台上,走進影視,我以為,他終於找到又一個適合他的「生活」的天地,似乎他更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銀幕上。這種被表演藝術界稱為沒有表演的「表演境界」,它確實是表演的高境界,而且是獨樹一幟的高境界。

  朱旭先生在表演藝術上,為我們留下豐富而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