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中國作為全球領先的航空市場之一,飛機拆解行業亦逐漸起步發展。右圖:今年3月Elior Group SA與機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有意在港拓展業務。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航空航運規模大幅削減,許多航司提前決定將一些老飛機退役,其中許多零部件仍有再利用價值,從而為飛機拆解業務市場提供新商機。事實上,即便飛機超出使用年限,其中仍會有部分零件仍處於「適航狀態」,經過分類、翻新和修復後,可以作為二手航材重新進入市場。
據了解,二手航材交易價格的總和,甚至可能大於最初購入退役飛機所花費的成本,這是為何?有文章指出,隨着技術不斷進步,老舊飛機上約80%至85%的零件都可以實現循環再利用,飛機發動機等重要部件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可超出90%,「一架退役運輸客機便能拆解出數萬個零部件。」
隨着二手航材市場發展成熟,其中蘊藏的巨大市場份額足以吸引全球航空業的關注,不少飛機部件維修機構亦相繼進入飛機拆解賽道。有專家指出,除二手航材交易外,飛機拆解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飛機維修、航空物流等,是一個有前景的新興產業。
中國飛機拆解企業達11家
中國作為全球領先的航空市場之一,飛機拆解行業亦逐漸起步。中國民航局在2019年頒發《航空器拆解》諮詢通告,規定了申請含飛機拆解項目的維修許可證的標準,多地陸續落地飛機拆解業務,包括四川、新疆、天津等。截至去年9月,獲得飛機拆解維修許可證的中國企業已增至11家。
至於飛機拆解的流程。參考美國退役飛機公司網站的介紹,該公司首先會回收各種類型的退役飛機,包括民航客機、貨運飛機、軍用飛機等,隨後對退役飛機進行全面評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方案,如拆解、修理和改造升級等,將其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將零部件出售給航空公司和維修企業,以及將飛機用於飛行訓練和航空教育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