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全球最大單體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啟動,這個總投資高達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超級工程,將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裝置容量達6000萬至70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3000億千瓦時,且工程體量大、周期達十年以上。
因此,專家認為,該項目對工程基建、能源設備、原材料資源等均有長遠需求,可關注中聯重科(01157)、東方電氣(01072)、中國能建(03996)等受惠股份。\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這個水力發電項目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主要採用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成之後,每年可提供3000億度清潔、可再生的零碳電力,發電量頂得上3個三峽電站,足夠3億多人一年的用電需求。如此龐大、投工期長的重大工程,從前期規劃到施工,對工程機械、設備及原材料等需求甚大,令相關行業龍頭股受惠甚巨。
中聯產品涵蓋15大類別
伍禮賢表示,中聯重科為業界巨頭之一,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礦山機械、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設備的研發製造,主導產品涵蓋15大類別。根據2024年年報資料,工程機械相關收入佔當年整體收入近九成,而工程機械之中,又再細分為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高空機械、土方工程機械等細分領域,這些領域均有望在「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興建過程中受惠。同時,中聯重科近日亦在內地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有望深度參與該水電項目建設的核心環節。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項目總投資規劃約1.2萬億元,參照此前三峽或者葛洲壩水電站的項目規劃,土建佔比60%,機電佔40%,項目土建投資約7200億元,其中工程機械設備類如挖土機、裝載機、礦車、掘進盾構等產品的佔比約15%,對工程機械的拉動作用約為1000至1500億元。以10年工期來計算,並考慮電動化及無人化空間後,每年設備採購規模分別在100億至150億元及150億至200億,料中聯重科、柳工等工程機械企業可受惠。
施工逾十年 工程機械需求大
市場人士指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項目施工將逾十年,令工程機械需求可長期保持穩定,而中聯重科作為業內巨頭之一,自然受惠不淺。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科研實力雄厚,擁有8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次榮獲國家專利金獎,公司累計申請專利17849件,表彰專利資格參與其中575個行業;16項國際標準,站上全球產業技術的制高點,足見實力雄厚。
業績方面,天風證券指出,中聯重科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21.2億元,同比升2.92%,其中境外收入65.68億元,增15.17%,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4.1億元,升53.9%。現時公司產品和服務覆蓋海外國家170多個,海外網點超430個,一季度新增逾30個;服務備件倉庫約222個,一季度新增12個;海外員工逾7300名,其中當地籍本地化員工約4600名。公司擁有海外本地化製造工廠13個,產能約150億元;一季度新開工匈牙利、德國2個工廠,新增規劃產能約45億元;一季度約258款產品通過國際認證、約41款產品於海外上市。由此可見,該公司海內外業務表現俱佳,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