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外資主動基金持中資股1.74萬億

時間:2025-08-13 05:01:44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中國經濟保持強韌,加上中資股的估值便宜,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持續增加,瑞銀表示,今年來中資股表現理想,但國際機構投資者的中資股持倉未有太大變化,因中美關稅政策仍存不確定性,驅使投資者採取觀望態度。

  瑞銀的研究報告指,今年首季流入中國的資金主要來自印度及韓國,而第二季則來自其他新興市場。瑞銀追蹤800隻外資主動基金,次季合共持有約2240億美元(約1.74萬億港元)中資股,數據反映外資持倉未有太大變化,目前仍屬「低配」,其中有167隻管理資產約2420億美元的外資基金更沒有持有任何中資股,與首季相若。

  增持汽車科技新能源股

  此外,今年第二季外資偏好的板塊分別為汽車、科技、房地產及可再生能源,增持幅度最大。而消費及互聯網行業則成為沽貨對象。不過,南下資金流入港股的情況持續,次季錄得370億美元流入,數據更反映北水偏好金融、非必需消費品及醫療保健等板塊,但對互聯網及科技行業的投資態度變得更為審慎。

  股份方面,美團(03690)、建行(00939)、阿里巴巴(09988)等屬北水流入最多的股份之一,而小米(01810)、騰訊(00700)則資金流出較多。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李智穎指,中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下跌,內地保險公司需要尋找一些比較高息及相對穩定的投資工具作為國債的替代品,例如在本港上市的內銀股等高息股,這是北水加快南下投資港股的原因之一。

  內地A股龍頭公司陸續來港上市,這些優質公司,本來只在A股上市,亦不在滬深港通名單內,難以在港股市場上買到。目前這些公司來港上市,自然帶動了港股的表現,令港股的吸引力增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