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向四支的士車隊BigBoss、Amigo、大黃蜂愛心及樂行車隊發出正式牌照,為期五年,連同早前已獲發牌的星群的士,五支車隊已全數投入營運。
大公報記者昨日實測使用各車隊的網約平台叫車,有兩個平台未能成功叫車,其中一個由客服人手派車,另有平台近三小時才有司機接單;同一路線不同車隊的收費有差異,短途線收費可相差一倍。記者亦發現,車隊司機服務態度普遍良好。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政府向的士車隊發牌是循序漸進推動的士行業改革,有助提升服務質素;至於現在出現的問題,預料會隨着越來越多司機加入車隊而改善。\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葉浩源、李宇俊、實習記者鍾潔樺
五支的士車隊昨日起全部正式投入服務,所有車隊的士須於車身前後展示車隊識別牌,並於前方擋風玻璃展示車隊的士證明書。車隊會提供多種電子支付方式,市民可經車隊手機應用程式或其他網約渠道預約。
電子支付車廂攝錄齊備
運輸署表示,車隊有提供客戶服務熱線,以處理乘客查詢及投訴。另外,所有車隊的士均提供多項電子支付方式,並配置安全設備,包括行車記錄儀、車廂攝錄機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及司機監察系統等,以便利乘客及確保駕駛安全。
運輸署已設立的士車隊專題網頁,並透過運輸署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以及與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機場管理局、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等合作,線上線下向市民及遊客介紹的士車隊服務資訊。
大黃蜂車隊現有208部車可投入運作,是申請規模約兩成,聘請了300至400名司機,現時約280人已通過培訓。大黃蜂愛心車隊負責人黃大海表示,大黃蜂愛心車隊有完善管理制度,亦設有客戶服務中心售後服務,期望能夠改變網約車生態。
樂行車隊預計7月底有250輛的士投入服務,包括六座位的士及混能輕便的士,當中無障礙的士有超過30輛。網約系統提供英文、中文及阿拉伯文等多國文字。車隊昨日起向每名消費滿100元的用戶派發50元乘車優惠券。
Amigo的士車隊表示,自6月中推出約100架的士試驗營運以來,反應正面。獲得運輸署正式發放牌照後,車隊的士數量與試運時相當。目前正積極為200至300架車隊的士申請所需牌照,若審批進度順利,有望在數月內開始投入服務。
叫車平台首日運作甩漏多
大公報記者昨晚七時許兵分多路實測使用各車隊的網約平台叫車,但多個首日正式投入服務的平台均出現甩漏。「Big Boss Taxi」最快成功叫車,但記者叫車時平台一度顯示未能接單,其後是客服主動致電,表示已派車,記者等候約15分鐘,司機才到達上車點,由沙田到旺角的收費較一般的士咪錶收費貴逾一成。
記者昨晚7時開始嘗試透過樂行車隊平台叫車,由港島南區到金鐘或九龍,但平台約5分鐘無人接單便會取消訂單,記者不斷重新叫車,直至近晚上10時才有司機接單,而程式顯示的士將於約半小時後到達,前後等候3.5小時。記者上車後,司機態度良好,但不熟路,曾出錯路口。記者嘗試向司機提出欲更改目的地,惟司機亦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客服電話表示服務時間已過。司機坦言,車隊的做法只是「新瓶舊酒」,但司機的態度等因多了監管,相信大家都會更加自律,有所改善。
至於Amigo的士車隊,記者叫車期間平台多次出現畫面死機或彈出,需返回主頁才能查看司機資訊,叫車過程更是一波三折。首次是晚上七時半在田灣叫車,平台顯示「附近無可用車輛」,記者轉移至香港仔中心第四次才成功叫車,已花了20分鐘,但對方位於新蒲崗啟新道,需時逾20分鐘才抵達,全程等待超過40分鐘。接單司機透露,程式昨日才開放使用,並非自主接單,而是由系統自動配對,坦言:「我都唔明點解會接到咁遠嘅單。」
大黃蜂車隊及早前已投入服務的星群的士平台,則因持續無司機接單,未能成功叫車。記者晚上約7時半嘗試透過大黃蜂平台叫車由朗屏到屯門,等了逾半小時仍未能成功叫到車,其間五次因無司機接單而被取消訂單。至於星群的士,記者從晚上約七時開始叫車,分別由港島南區的田灣到金鐘、紅磡及九龍灣,平台約10分鐘無人接單便會取消訂單,其間記者屢敗屢試,至晚上10時仍未能成功叫車。
5平台收費 短途相差一倍
大公報記者亦以兩條路線實測5支車隊的收費。其中由機場往尖沙咀天星碼頭,星群收費最貴,要價392元,較最平收281元(已扣減優惠)的樂行貴近四成;由田灣到灣仔電腦城,最貴的星群要121元,已扣減優惠的樂行收費最平,收費60元,價格相差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