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港上半年住宅買賣宗數
本港樓市近期迎來多項利好因素,隨着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憧憬聯儲局減息,乃至內地人才持續來港,市場預期不斷改善,有大行相信樓市下行周期即將結束。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告訴《大公報》,最影響樓市的利息因素正逐步紓緩,加上政府全面撤辣及放寬按揭成數,利好市場運行,料下半年樓價有望取得2%至3%升幅,全年一手成交量或增至1.8萬宗,按年升近一成。他相信,未來數年樓市將步入上升周期。\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政府近年連續出招提振樓市,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將100元印花稅適用的物業價值上限提高至400萬元,消息刺激樓市需求。黃光耀表示,今年首5個月價值400萬元以下物業的成交量突破1200宗,按年增加兩成,物業市場活躍度提升亦帶動「換樓鏈」,促進價值高於400萬元的物業交易,相信這些政策措施利好市場、成效顯著。
黃光耀稱,受惠於財政預算案推出的利好措施,今年3月市場表現暢旺,一手成交接近2400宗。儘管4月中美貿易關係趨緊張,市場大幅放緩,但隨着中美在5月大幅互降關稅,當月一手成交迅速回彈至逾2000宗水平,計及6月數據後,上半年一手成交量料突破9000宗。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上半年一手住宅買賣合約數字達9334宗。
倡百元印花稅擴至800萬物業
「這個數字非常理想。」黃光耀認為,若一手市場在下半年取得相同成績,則全年一手成交量有望達到1.8萬宗,按年升幅逾一成。他指出,該成交規模有助消化現有庫存,令未來供應數字降低至10萬個單位以下,從而紓緩市場壓力。
黃光耀建議,考慮到年初推行的「提高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至400萬元」措施成效顯著,建議今年9月公布的施政報告加大力度,將適用物業價值由400萬元進一步增加到介乎600萬至800萬元,稱該範圍涵蓋大部分交易,可以推動更多買家入市。
談及下半年展望,黃光耀稱,港元拆息回落是另一正面因素,帶動資金流向樓市,形容「投資者在對比回報率後,選擇將資金由銀行存款調整至物業市場。」他指出,買家信心正不斷增強並加快入市速度,部分更選擇「租轉買」。
港股表現佳 帶動財富效應
在黃光耀看來,市場永遠是股市先行,而今年港股表現理想,在財富效應帶動下,投資者或逐步轉移資金至物業市場,同時息口走勢將影響下半年市場環境,相信「減息只是時間問題」,利好市場前景。
他表示,美國減息將推動定存資金流向金融及物業市場,刺激市場交投,同時改善發展商融資環境,降低資金成本,從而不必通過減價賣樓的方式回收資金。他指出,與「越減價買家越不敢入市」的惡性循環相比,樓價上升期間更有助吸引買家入場,因此相信減息可以為樓市帶來很大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