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前海將深化「六區疊加」優勢,重點發展跨境金融、科技服務等八大產業,帶動各片區樓市進一步向上。
在深圳「前海擴容」戰略與南山區北部片區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深圳青青世界周邊樓市正經歷價值重構。這個坐擁大南山生態資源、毗鄰前海自貿區的區域,憑藉稀缺的山海景觀、成熟的產業配套,以及持續兌現的規劃紅利,從昔日的「城市後花園」蛻變為深港兩地高淨值人群競相入駐的高端居住區。\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深圳報道
青青世界所處的南山前海──月亮灣片區是前海合作區「三區兩帶」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片區被定位為「產城融合示範區」,承擔着承接前海產業外溢、打造國際化生態居住樣本的使命。
根據規劃,前海將深化「六區疊加」優勢,重點發展跨境金融、科技服務、海洋經濟等八大產業。青青世界周邊不僅納入前海媽灣片區統籌範圍,更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跨境金融創新等專項政策。
深港科技合作前沿陣地
片區不僅是前海金融巨頭的「後花園」,更成為深港科技合作、現代物流創新的前沿陣地。數據顯示,2024年前海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8%,科技服務業營收按年增長34%,產業集聚效應直接推高片區居住需求。而現代物流與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則為片區注入新動能。依託媽灣港、大鏟灣港的區位優勢,2024年片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720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2.4%。順豐、菜鳥等物流巨頭區域總部入駐,帶動供應鏈管理、跨境金融等配套產業崛起,相關企業高管成為片區改善型住宅的重要客群。
此外,交通網絡的跨越式升級也為片區騰飛帶來催化劑。目前,地鐵15號線(前海環線)建設進入衝刺階段,預計2026年通車後,將串聯前海、后海、寶安中心區等核心節點,使青青世界至高新園通勤時間縮短至25分鐘。
更值得關注的是,媽灣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已於2025年5月貫通,這條連接前海與大鏟灣的海底隧道,將改變片區貨運交通格局,而規劃中的前海綜合交通樞紐更匯聚城際軌道、地鐵、公交總站等功能,構建「10分鐘前海生活圈」。
看重生態環境與學區質量
青青世界周邊樓盤的客群結構,折射出深圳高端置業的趨勢變遷。記者走訪發現,片區買家呈現「三高兩化」特徵:高學歷、高收入、高淨值,需求國際化、家庭結構年輕化。從職業分布看,金融從業者佔比38%,科技企業高管佔比29%,物流及供應鏈企業主佔比16%。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達85萬元,其中35%的家庭年收入超百萬元。購房預算方面,總價1000萬至2000萬元區間佔比67%,反映片區作為「首改至終改」定位的市場接受度。
片區樂有家中介的置業經理王先生表示,周邊的生態資源成為核心購買力的驅動力。青青世界、大南山公園、前海石公園構成的「山海廊道」,使片區成為深圳少有的「城市核心區+生態保護區」雙優板塊。
附近不少買家將生態資源列為前三考量因素,同類產品溢價率超20%。以漢京九榕台為例,其半山戶型每平米售價較非景觀房源高出3萬元。此外,置業家庭客看重學區質量與通勤效率。片區購房者中,62%為30至40歲改善型家庭,對學區質量高度敏感。前海港灣學校、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前海分校的學區劃分,直接影響樓盤去化速度。
與此同時,買家對通勤效率接受度呈現「30分鐘定律」,超60%買家要求單程通勤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這也解釋了前海時代CEO公館等地鐵上蓋項目的熱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