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哪吒》電影票房屢創佳績,但其衍生產品卻未能滿足市場需求。
貓眼娛樂(01896)市場分析師賴力表示,無論是內地或是香港,觀眾對IP電影具有高認知基礎,這類作品仍是市場重要創作方向之一。不過產業發展仍存明顯短板,小黃鴨德盈(02250)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許夏林以《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該系列雖然創下百億票房佳績,但周邊授權商品的發展卻明顯滯後。
延長IP產品生命周期
賴力分析指,當前內地影史票房前十名中,僅兩部不是系列電影,反映IP在創作開發與受眾認知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雖然IP電影在票房及知名度上屢創新高,但背後IP商業變現模式仍不夠成熟。許夏林對比指出,《冰雪奇緣》等迪士尼IP在電影上映前至少提前一年進行授權布局,實現電影上映時產品同步推出。反觀《哪吒》系列雖然票房斐然,但第一部幾乎未有衍生產品,第二部周邊產品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他建議參考迪士尼的授權策略,並強調:「IP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應止於電影下架,而應持續存在於市場。」
至於港產片,賴力稱,內地觀眾對港產片的認知亦高度依賴IP,如《拆彈專家》、《葉問》等系列。但港產片近年在內地的整體票房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已連續3年未有破10億的作品。不過,作為一個固定片種有穩定的受眾,《怒火.重案》及《九龍城寨之圍城》等票房成績優異的作品,其續集也都在開發中。他建議,IP電影的創作需與時俱進,找到更多與觀眾在審美喜好、情緒價值等多方面的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