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綜述/給敵人遞刀子,不會有好下場

時間:2025-05-07 05:01:25來源:大公报

  今年3月,長江和記集團突然公布計劃向美國貝萊德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兩大港口,交易估值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15%至20%。此等「賤賣」戰略資產、將中國外貿咽喉要道拱手送敵的行徑,迅速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質疑:為何輕易將這麼重要港口轉讓給美國勢力?有識之士紛紛表示,這個所謂的商業行為實質是助紂為虐、貽害中國和世界。

  專家指出,長和集團港口業務僅佔集團營收的9%,卻甘願以低於市場價出售,其真實動機絕非商業邏輯所能解釋。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貝萊德財團背後站着的是曾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的特朗普政府。在美國以科技戰、關稅戰向中國極限施壓的當下,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等一旦被美方控制,不僅中國外貿企業隨時面臨巨大損失,更令特朗普有機會卡住中國航運的「脖子」。

  對各方呼籲置若罔聞 利用外媒放重重煙幕

  面對長和集團的異常交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果斷出手。3月28日,市監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香港社會各界亦向有關企業發出呼籲:在大是大非面前,請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賣港口「非一般交易」 為私利失大節大義

  令人不解的是,有關企業不但沒有停止交易,4月中,又傳出擬將43個海外港口資產分拆成兩個交易繼續進行,更利用外媒放風稱,已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云云。

  國家有關部門的態度非常明確,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要求「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外交部發言人則以「望有關各方審慎行事」的措辭,將事件定性為「涉及國家戰略利益」。外交部發言人昨日更出面闢謠:所謂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這一報道沒有根據。

  有關企業和決策人不僅不回頭,反而玩弄伎倆,例如試圖透過公關淡化、洗白事件。不過,有關企業和決策人亦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網民怒批其旗下公司在內地的多個房地產項目,採取了「囤地不建」的策略,更以「小慈善、大失義」,「假仁義、真唯利」的犀利標籤,直指有關商人「說愛國行賣國」的兩面性。有議員表示,「在巴拿馬運河港口交易中,長和賺的是美元,但失去的是14億中國人的信任。」

  事件至此,長和在這宗交易中的真實動機已遠非商業邏輯所能解釋。不過,歷史上在關鍵時候給敵人遞刀子的,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

  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