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茹海陽在論壇上強調,港元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潛力巨大。
【大公報訊】近年香港虛擬資產市場快速發展,傳統金融機構如貝萊德、渣打銀行等已開始布局穩定幣業務,顯示出這領域的巨大商業價值。HashKey交易所事業群聯席CEO茹海陽昨日強調,港元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潛力巨大,呼籲金管局加快沙盒試驗,以促進穩定幣在外貿領域的應用。
穩定幣已成為虛擬資產領域最具潛力的發展方向。茹海陽指出,全球穩定幣月交易量已突破7000億美元,超越萬事達並接近Visa的交易規模。這趨勢推動全球監管框架加速完善,香港穩定幣立法已進入一讀程序,歐盟MiCA框架已完成過渡期,新加坡、迪拜等地也紛紛發放相關牌照。
茹海陽表示,目前香港已有10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可預見市場將迎來整合,最終可能形成類似港交所(00388)的單一交易所模式。這種預測基於行業發展的現實考量:高昂的營運成本促使部分持牌機構退出市場,而創新產品的湧現將重新定義行業格局。
比特幣ETF規模約900億美元
在加密貨幣市場方面,茹海陽認為,比特幣正逐漸具備類似黃金的避險屬性。目前比特幣總市值已達2萬億美元,與美股前七大公司規模相當。隨着機構投資者參與度提升,虛擬資產的屬性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比特幣ETF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900億美元規模,而黃金ETF當年花了8年至9年才達到同等水平。
香港首批虛擬貨幣ETF市場反應平淡,但茹海陽相信,隨着監管框架完善和本地2000多家持牌資產管理公司的參與,相信這些機構未來逐漸買入香港市場的ETF產品,虛擬資產ETF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