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特首專訪/改革提升治理 辦實事 做成事

時間:2024-10-19 05:02:08來源:大公报

  圖: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改革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我們不喜歡空談,一做就要做成事。」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昨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並接受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吳明聯合專訪。新一份施政報告,改革是最大亮點,也是貫穿整份施政報告的主軸線,體現了以改革促發展惠民生的堅定決心和堅實行動。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李家超在訪問中全面闡釋施政報告的內容,強調施政報告繼續貫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同時落實三中全會改革精神。他表示,改革是為了治理的提升,不是為改而改,必須明白「立什麼」、「破什麼」,要因地制宜、張弛有度及拿捏得當。他又動容地說,推動行政長官的工作,其實是看市民有沒有歡笑,看市民怎樣生活,市民的鼓勵和笑容是他最大的動力來源。

  李家超表示,「我們是個辦實事、做成事的政府。我希望透過結果來加強大家對特區政府的信心。」\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文) 許棹傑(視頻)

  李家超在訪問中強調,新一份施政報告繼續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並在此基礎上推出全面改革與發展的整體規劃。今年的施政報告承前啟後,旨在為香港的未來民生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李家超指出,2022年和2023年的施政報告均圍繞習主席的四點希望和青年發展展開,今年的報告則更加注重改革的實際操作。今次施政報告仍保持九個章節的規模,但結構上進行了優化,第一章就開宗明義提出「改革求變」,強調面對挑戰與機遇時的決心。

  鞏固現有優勢 尋求新增長點

  「今年香港進入全面由治及興、全力奮發的時期,所以施政報告的主題定為『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李家超闡述其改革理念,強調改革的核心在於提升治理水平和結果,所有施政都會圍繞這兩項目標。

  香港特區全面落實三中全會的改革精神,李家超指出,香港將鞏固和發展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同時尋求新的增長點,如建立國際級黃金倉庫、黃金交易市場,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在人才發展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將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依託香港的獨特優勢,如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香港未來將推動包括文創產業在內的優勢產業發展,實現文化產業的市場化。

  改革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政府治理體系改革同是報告重點,李家超介紹,政府將成立四個工作組,進一步強化領導和跨政策統籌機制,着力解決民生問題。施政報告還涵蓋了關懷共融社會、勞工保障、醫療體系、基本醫療復健、運輸、房屋等多個民生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青年發展不再單獨成章,而是融入各個領域,旨在為青年提供更多支持。

  李家超強調,改革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他指出,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應當密切關注並積極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國家的政策是面向全民的,這意味着每個香港人都在這次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表示,作為行政長官,他有責任向市民傳達他認為正確的重大政策,並確保每個人都能在改革中發揮作用。

  李家超感謝中央關愛支持

  在談到改革的挑戰時,李家超表示,任何改革都不會輕而易舉,因為改革背後涉及到利益的調整。他表示,政府已經做好了準備,將面對改革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我們不僅要共同發展,共享發展的成果,還要有足夠的準備去應對改革帶來的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有效地實現全社會的戰略目標。」李家超感謝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指出香港正經歷經濟轉型期,750萬香港人應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政府的任務是明確方向,提出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凝聚社會共識和力量。

  「香港充滿機遇,香港人也同樣充滿潛力。讓我們共同努力,實現1加1大於2的協同效益,共創輝煌。」李家超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