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又叫湖南菜,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其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浙菜、蘇菜、湘菜、川菜、閩菜、粵菜、徽菜、魯菜)之一。
湖南省地處長江中游,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優厚的自然條件有利於農、牧、漁業發展,物產豐富。湘菜最早的記載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比較完整的竹簡菜譜,上面記錄的羹類菜就有七大類,共幾十個品種,而菜譜中所記錄的烹調方式、用料等,都已初步顯示湖南地域的菜餚特點。
湘菜製作精細,用料上比較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製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官府湘菜以組庵湘菜為代表,如組庵豆腐、組庵魚翅等。民間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魚頭、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