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臭豆腐。
1927年在廣州時,魯迅曾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寫道:「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嘗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紹興水鄉盛產菱角與蓮藕。菱角既可生吃也可熟食,生吃消暑解渴,熟食健脾益氣。據記載,魯迅最愛生吃剛摘下的嫩紅菱,鮮嫩多汁。老菱則一般用於製菜,熟菱肉可用麻油、醬油及少許老酒拌和成為醉大菱,佐酒最佳,風味獨特。
在琳琅滿目的經典名菜中,臭豆腐可謂品味紹興美食的「必修課」。有關這道菜的由來,民間流傳着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書聖」王羲之研發臭豆腐的傳說─一日,王羲之在家中休息,突然聞到一陣異香,他循着味道來到後廚,發現氣味來自缸裏霉莧菜梗的滷汁,便命人取來豆腐放置其中,幾日後品嘗起來果然十分美味,便留下了這份食譜。而在魯迅的作品裏,也多次出現了關於臭豆腐的描寫,可見文豪「食臭」的品位頗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