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重點展品
1909年發出硃批賞撥清華園建遊美肄業館的劄文
●清政府於1909年7月10日成立了「遊美學務處」及附設「肄業館」。其中「遊美肄業館」以清華園為館址,這件展品反映清華大學建校由來,可謂是大學的「出生證」。
陳寅恪休假赴香港大學任教之信函紀錄
●這件展品展出的是陳寅恪於1933年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申請休假函(左),和1940年國立清華大學同意陳寅恪休假赴香港大學任教之信函紀錄(右),反映早期清華大學與香港之間的關聯。
1945年葉企孫教授批改李政道的考卷
●展品是物理學家李政道在清華大學的一份考卷,一式三份,滿分是60分,李政道取得了幾近滿分的58分,考卷背後是老師葉企孫打出的實驗課成績,滿分40分,李得了25分。這件事在李政道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在時隔多年之後,仍感嘆老師的治學嚴謹,以及他希望自己勤加動手實踐的鞭策。
國立清華大學第一批入學女生的畢業證書
●清華大學於1928年打破女子不得入校的禁制,首度招收女學生,這張畢業證反映的是那個時候女子入學景況,十分具有歷史意義。
學生救國會於1935年印發的《告全國民眾書》
●1935年秋,在日軍危及華北之時,部分清華學生成立北平國立清華大學學生自治會救國委員會。蔣南翔草擬清華大學救國委員會《告全國民眾書》,喊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句口號成為一二九運動的戰鬥號角。
《清華週刊》刊登1914年11月5日梁啟超到清華演講全文(右)
●1914年11月5日,學者梁啟超於清華大學舉辦主題為「君子」的演講,以《周易》乾坤二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中心,期許清華學子成為新時代的「真君子」,由此形成了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部分圖片為大公報記者劉旅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