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需求疲軟,港商普遍看淡聖誕生意。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各地消費情緒甚低,以目前訂單來看,今年香港聖誕電子、成衣、玩具及鐘錶等出口生意預計跌一成以上,情況令人擔憂。
林宣武坦言,歐美居民手頭現金不多,即使聖誕節仍會購物送禮,已非常「手緊」,儘管許多人選擇在沃爾瑪購買平價貨,但這些產品利潤非常微薄,港商應拒接利潤過低、風險偏高的海外訂單。
聖誕前夕股市影響銷情
有商會人士分析,除了受高通脹影響之外,俄烏衝突、美國激進加息、新冠及猴痘疫情均左右今年聖誕銷情。另一重要因素是,若聖誕假前夕歐美股市大跌,將嚴重打擊投資者購物意欲。
香港表廠商會名譽會長劉健華透露,現時香港鐘錶出口受物流成本上升而放緩,當中以非洲較為明顯,歐洲飽受高通脹之苦,最近半年,香港出口歐洲的中、高檔產品的訂單未見增長,美國訂單亦放緩,且面對買家不合理壓價。他估計,今年聖誕香港鐘錶出口能持平已算不錯,但估計要跌3%至5%。「現時原材料價加幅約3%,表面看似加幅有限,但一些加工企業的毛利率僅5%至8%,處境十分困難。」
有成衣廠家透露,歐美早前放寬防疫限制,一度出現報復性消費,故提早消耗購買力,加上通脹令消費者荷包「縮水」,減少購買衣服等非必需品,加上俄烏衝突推高原材料價格,像棉花價同比升10%,惟買家不肯加價,料一些訂單流失到內地及東盟業界,估計今年聖誕香港成衣出口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