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不同意香港會在航空地圖上消失,強調對香港有信心。\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特區政府第二季就旅遊限制及檢疫安排作出調整,對國泰航空(00293)業務帶來正面影響。公司行政總裁鄧健榮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目前經營環境仍具挑戰,但看好香港國際金融和航空中心地位,並為行業日後復甦提早部署,目標至明年年底,國泰航空公司會增聘4000名員工,連同集團旗下其他附屬公司,將合共招聘8000名員工。\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國泰於2020年10月進行企業重組,削減約8500個職位,佔當時集團職位總數的24%。由於請人和培訓員工需時,為迎接市場復甦,鄧健榮表示,自去年起已陸續聘回過去流失或裁減的員工,同時在市場上進行招聘,強調反應很好。
在國泰航空公司是次增聘的4000人中,700名為機師、2000名為空中服務員,餘下為機場或顧客服務前線人員。「我們會提供一個具競爭力的薪酬方案,可以請到人,也可以留住人。」鄧健榮對此很有信心。國泰在企業重組後,調整了員工薪酬架構,新架構採取「多勞多得」形式,他相信更具競爭力。
問到如何增加「回巢」員工對公司的信心,鄧健榮大派定心丸,指最重要是香港航空市場需求大,由於要為日後的「通關」作準備,行業求才若渴,「不需要擔心下次還會不會有這類事情」。
盼循序漸進恢復通關
對於有指香港航空業代表正與特區政府,就進一步減少防疫措施進行溝通。鄧健榮稱,任何有關防疫措施的放寬,均有益於香港航空業復甦,也利於香港作為連結內地和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但我們也明白這需要一個過程,希望能盡快有一個路線圖,循序漸進地通關。」
國泰日前公布,現時營運的客運航點數目約45個,較年初的29個大幅增加。鄧健榮透露,有見客、貨運需求殷切,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的情況下,有信心年底航點數目增至逾60個,屆時將為公司生意帶來正面幫助。他重申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航線網絡至關重要。疫前,國泰覆蓋的航點超過100個。
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重要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早前提到香港在航空地圖上消失的說法,鄧健榮直言完全不同意,他認為,世界上不同國家、城市和地域的復甦歷程均有先有後,但亦不否認香港目前的復甦步伐較周邊航空樞紐稍有滯後,但「我們一直在追趕,具體要多久,則視乎香港通關的時間表。」
投身航空業40載的鄧健榮,對香港航空業的未來非常有信心。在他看來,航空業變化大、競爭亦大,亦經歷全球燃油危機、「911」、「沙士」等不同時期,見慣風浪,但香港每次都能從低谷走出來。此外,隨着香港與內地的交流不斷增加,及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布局大灣區市場,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國家好,香港好,國泰也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