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物理性VS.化學性 防疫消毒安全為上

時間:2020-12-06 04:23:16來源:大公報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第四波,市面上的口罩、消毒用品種類繁多,該怎麼選擇?有專家指,大家需用酒精搓手液搓手五分鐘才能完全消滅病毒。也有電視台委託大學進行實驗,結果在眾多消毒產品中,僅得一款有效殺菌消毒,該產品卻並非如聲稱是天然,而是含有化學成分。\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本地一間醫療機構醫務總監鄒重璂醫生表示,香港在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和流行性感冒高發的陰霾下,市民十分擔心受到感染,若確診甚至會連累家人和朋友,市面上出售的口罩、酒精搓手液和空氣噴霧等,部分聲稱是高科技、天然、不含化學物等,但大家勿被包裝銷售字眼誤導。其中市場上有產品標榜天然成分,但他對「天然」字眼存疑。

  天然產品一定好?

  他說:「舉例如果我在郊外,在溪澗中拿上來的東西,我覺得是天然的;雨水、樹上的樹葉亦是。至於天然產品在我心目中,不能夠有好客觀的定義。可是,很多消費者看見產品標榜天然,便覺得品質很好和較為優勝,但他們是否明白天然是什麼意思?不含化學物的消毒產品,還可以消毒嗎?」

  市面上,有些消毒產品聲稱不含化學物。對此,鄒醫生不以為然。他解釋說:「例如,水的H2O是化學物,如果消毒產品不含化學物,那產品是什麼呢?所以,大家要知道當中的含意,別被這些字眼誤導。」

  他指,破壞病毒、細菌表層,比大量使用化學性消毒液更佳;又說:「消毒的原理是,透過物理性或化學性消毒。物理性消毒是破壞病毒、細菌的表層,對使用者影響不大。消毒產品大致分為有酒精和沒有酒精的,酒精搓手液常見的主要成分為酒精(乙醇)、異丙醇,但要注意,假如產品中有甲醇就不能接受。酒精搓手液的殺菌機制是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以及病毒外殼,抽乾細菌水分,從而破壞病毒或殺死細菌。但因為靠抽乾水分來消滅細菌,塗抹後雙手會比較乾,或會引致皮膚爆坼、皮膚炎等,不太適合皮膚敏感或有濕疹的人士使用。為了減少使用酒精搓手液,這類人士可考慮戴上手套防疫。」

  警惕或出現抗藥性

  那化學性消毒的原理是什麼?鄒醫生說:「很多時,化學性消毒的原理是要潛入細菌、病毒中,破壞其內部結構,令它們失效。化學性消毒酒精大多於辦公室、大型場所等使用,暫時沒有數據顯示用多少分量才會令細菌可能出現抗藥性,但物理性的消毒就沒有這個問題。理想的消毒產品要有三大元素,分別是:安全、可靠和快捷。

  他進一步解釋說,病毒即使依附在衣服或其他物件上,一般來說數量不足以構成危險,大家不用太擔心,但為安全起見還是要做好清潔、消毒等防疫措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