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與神同行》系列建構了一套「地獄世界觀」
對於死後世界的想像,受到佛教影響的東亞各國都是以「十殿閻羅」為基礎,人死了之後靈魂在地獄受審判,因應當事人在人間的善惡決定其在陰間受刑或轉世投胎的去向,諸如此類。或許是這個共通的文化背景,把閻王審判亡魂概念大玩特玩的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在香港和原產地一樣大收旺場,上映不過半年又迎來了續集《與神同行:終極審判》。/行 光
《與神同行:終極審判》的故事緊接上集,地獄三使者江林、解怨脈和李德春千年來送了48名「貴人」去轉世投胎,如今只要把第49號貴人送去投胎,他們就完成了任務,可以去轉世為人。只是,這個第49號貴人金秀鴻在上一集曾經化為怨靈,令地府天翻地覆,本應要留在地獄受刑。如果讓他投胎轉世,除了要證明他是含冤而死,還須完成閻羅王交來的任務,把一位死期已到的老人家帶回地府,偏偏那位老人家被鎮守家宅的成造神守護,因此死亡使者無法將其帶走。於是,三使者兵分兩路,分別在地府和人間為投胎轉世而努力……
多線並行 視覺奇觀
《終極審判》和上集一樣的地方在於,地獄成為展現電腦特技的最大平台,各種視覺奇觀,由刀山火海到史前巨獸,都一一登場。過去,地獄景觀多數是在虎豹別墅這類旅遊景點出現,電影銀幕上反而少見,這個多少是關乎製作成本的問題。而在數碼特技大行其道的今天,這個自然不再是問題。兩集《與神同行》可說是開拓了外太空科幻世界和古代文明以外,電腦動畫又一活躍的場所——陰曹地府。
而這部續集和上一集不同之處在於,上一集仔細鋪陳「十殿閻羅」(其實只有七個)審訊的過程,來到這集則是用留待下一殿再審這招匆匆帶過,反而在陽間的解怨脈和李德春兩人如何與成造神鬥法,進而雙方合作幫助將死老人和他的孫兒,反而戲分更重。另外,地獄使者和成造神的相遇也讓他們重拾失去千年的記憶,於是,電影除了陰間與陽間的對照,又多了古與今兩條線的對比。
地獄使者對現世的介入,也讓這部電影在奇觀狂想之餘,多了一重對現世的觀照,由舊區的拆遷、將死老人的孫兒如何安置,到投資基金等等,雖說是以輕鬆的語調來講,但種種情節,都像是指向現世的生活比起地獄,也不見得輕鬆愉快多少。
輪迴想像 擴大格局
從《終極審判》的結局來看,《與神同行》系列將會有第三集的出現,長拍長有。這個系列建構了一整套「地獄世界觀」,人死了之後會在哪裏遇到什麼,諸如此類。一開始,這個世界觀看來嚴謹,通過重重審訊決定靈魂的去向。但細心一想,這樣的系統又頗為奇怪,地獄使者工作千年遇到人數不過半百的「貴人」,在第一集中,一生努力向上樂於助人的消防員,經過重重考核之後,得到的好處不過是投胎去做人。這個和一般理解佛教修行以求跳出輪迴的目標,落差有點大。
既然電影都點出人世的生活不見得比地獄如意,那單單可以投胎算哪門子的獎勵?難怪第49號貴人金秀鴻一點也不急於投胎,對審訊過程毫不在意,也不認為自己是含冤而死。總之,戲中的地獄是個賞罰標準不成比例的奇怪陰間。
或許《與神同行》系列到了第二集,關注點已從簡單的輪迴想像上移開,變成了更傳統,野心也更大的親情與歷史悲劇,忠孝不能兩全的催淚套路。
這裏不把戲橋說穿,但說說片中一個有趣的細節。戲中的千年舊事,是高麗國與北方的女真、契丹等族的戰爭,韓國人對待北方民族的態度,和中原的漢人一樣,都視之為蠻族,如何表現他們和高麗人不一樣?就是他們說的話。當年李翰祥拍《傾國傾城》時有句台詞,說明滿清為何要支持朝鮮,指他們「與滿人同語、漢人同文」,但在《終極審判》之中滿人的祖先女真族,卻是和今天的漢人同語,與片中的高麗人反而沒法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