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政策思考/社會各界同參與 齊做「防毒守門員」\李國棟

時間:2022-09-20 04:24:12來源:大公报

  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記載着香港被迫割讓的屈辱,更記載着中華兒女救亡圖存的抗爭。中國近代經歷的屈辱與鴉片密不可分。鴉片雖可用於鎮咳、止瀉等醫療用途,但過量使用就會上癮,食用者體質會消瘦、視力模糊、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吸食,會喪失先天免疫力,過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導致呼吸抑制而死。成癮者對鴉片有強烈需求,為了獲取鴉片滿足癮頭,往往不擇手段,甚至犯法。毒販販賣鴉片,誘發各種違法活動,破壞社會生產力,為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我們要銘記毒品對個人、對家庭乃至整個國家的禍害。

  警惕吸毒者年輕化趨勢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對付毒品問題。多年以來,領導和協調不同界別,採取多元禁毒策略,包括預防教育及宣傳、戒毒治療及康復服務、立法和執法、加強合作和研究。而保安局禁毒處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檔案室)一直統計有關吸毒情況的數據,以監察吸毒趨勢變化和吸食毒品人士特徵,以便制訂禁毒策略和計劃作為參考。

  據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有關2021年香港治安情況的簡報,全年嚴重毒品案件共1570宗,相對2020年增加了421宗,升幅為36.6%。所涉及的毒品(大麻、冰毒、可卡因、氯胺酮及海洛英)均錄得升幅。有2188人涉及毒品案件被捕,較2020年增兩成;其中包括430名青少年,較2020年增加35.2%。

  警方打擊毒品行動不遺餘力,於今年上半年檢獲「冰毒」和海洛英的數量均錄得升幅。在8月下旬,警方進行全港反毒品行動,偵破168宗毒品案件,250人被捕年齡介乎14歲至80歲,當中20人未成年,一半是學生,檢獲近百公斤不同種類毒品,市值約港幣7600萬元。

  參考檔案室2021年的統計數字,有幾點很值得我們關注:(一)2021年被呈報的吸毒者總人數較2020年增加了4%,原因是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者被呈報人數有所上升。21歲以下吸毒者的平均年齡,2020年是18歲,2021年平均年齡降至17歲,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亦由16歲降至15歲;(二)首次被呈報的吸毒者人數,2020年有1596人,2021年增加24%至1979人,當中,21歲以下的吸毒者人數大幅增加40%;及(三)首次被呈報吸毒的個案中,一半的毒齡至少達3.4年。

  青少年吸毒人數有上升趨勢。有資料顯示,不少國家的青少年吸毒比率均高於整體人口的吸毒比率,有些甚至高出三、四倍。毒品問題是全球面臨最複雜的挑戰之一,儘管各國呼籲聯手對世界毒品問題採取行動,毒品販賣仍舊掃之不盡。由於毒品涉及龐大利益,警方已留意到毒販透過不同場合,接觸、招募青少年從事毒品活動,販毒集團繼續擴張勢力。

  近年,含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的產品,例如CBD油、軟糖和化妝品、營養品在市場湧現,賣家標榜CBD商品可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改善睡眠。不少咖啡店爭相推出加入CBD的冰滴咖啡、冷壓果汁。部分「加料」零食、飲料、護膚品頗受年輕人士熱捧。

  保安局日前提出研究立法管制CBD,納入《危險藥物條例》中列為危險藥物,過去執法部門在檢獲含CBD的產品中就驗出含有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保安局亦曾提醒市民,若使用/服用含有THC的產品,有機會令使用者慢慢上癮。毒品其實潛伏在青少年身邊,伺機危害我們的青少年。

  儘管保安局轄下的禁毒處和禁毒常務委員會,聯同非政府機構一直推動多項社區禁毒教育和宣傳措施,提醒市民,特別是青少年要遠離毒品,加強青少年及年輕成年人對毒品問題的認知。根據檔案室的資料,年輕人常因生活枯燥、情緒低落、壓力大;又或者是受到同輩朋友影響而接近毒品。

  此外,毒品種類繁多,名稱又日新月異,毒販更懂運用營銷學的銷售理論,包括產品、銷售地點、銷售價格和宣傳,成功招徠青少年吸毒。為避免暴露違法行為,他們設計一些只有他們聽得明的「背語」(例如「對草」、「跳掣」、「揩嘢」、「溶雪」),方便溝通。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檢視反吸毒宣傳的精準性,內容和預防教育模式是否「以青少年為本」,能否與時俱進。除了要避免空洞說教,也要增加辨識毒品,尤其需強調一些新出現的毒品,防止年輕人對新型合成毒品認識有偏差而誤食或濫用,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抗毒免疫能力」。

  全方位提升青年抗毒免疫力

  任何禁毒運動,若沒有整體社會的支持,難以成功。吸毒的社會預防首先要做的,是構建潔淨的社會環境及建立「無毒文化」的心理預防機制。這需要各個界別參與最有效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反吸毒、防毒教育宣傳工作;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探索禁毒新模式,製作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清晰吸毒懲治法理的教育宣傳。對現實環境以及網絡進行監察,及時舉報毒品不良資訊的傳播和誘導行為,構建安全的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家庭和學校是社會組成單位,抗毒是「份」內事,需要給予足夠重視。只要家庭成員、校長、老師具有整體意識,關懷家人、關懷青少年,就能發揮預防教育能力,協同治理青少年涉毒路徑。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明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會制定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在青年政策方面,筆者認為,當局有必要加強青年健康促進工作。讓青年成為支持禁毒、自覺是禁毒的主體群組。引導青年尊重生命、熱愛生活;並從小樹立「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意識,實現「學生遠離毒品,無毒校園」的目標。

  針對青少年自覺接受家庭、學校、社會管治屬被動,對道德和行為規範缺乏自約能力,缺乏價值觀,造成心靈空虛,轉而尋求毒品刺激,因此要為其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此外,需淨化成長環境,持續進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全國政協委員、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前智經研究中心理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