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月3日,台灣青年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獻花。\新華社
「這趟行程體重長了三斤,但享用了美味佳餚、締結了金蘭之交的友誼、擁有了今生難忘的回憶。」回顧為期11天的大陸參訪行程,來自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的李亮頤說。
包括李亮頤在內的20位台灣青年學子隨同馬英九,11日結束在大陸的尋根、交流之旅,自北京返台。多位台青返程前表示,透過此行尋根謁祖、緬懷先烈,踏訪史跡、重逢老友,立體式感受到大陸發展面貌,沉浸式體驗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兩岸未來在於青年,盼青年密切交流、互助合作。
在廣東祭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參觀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和孫中山先生故居,李亮頤感到兩岸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皆仰賴於先輩努力,青年一代要接續奮鬥。面對環境保護、能源危機、鄉村發展等議題,兩岸更應攜手合作。
行程從南至北,跨越數千公里,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也為青年們留下新奇印象。除了備受青睞的「biangbiang麵」,羊肉泡饃也可登上「最受歡迎榜單」。台灣政治大學碩士生蕭斯元說,「將饃掰得像黃豆大小,泡在羊肉湯裏,這種吃法很特別。」
「從前僅從影片中大致了解,這次親身體驗、親眼看到,感覺是不一樣的。」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學生林新越對技術創新頗感興趣,無論是深圳的大疆、騰訊等科技大廠,還是陝西的智慧農業示範園,都讓他感受到大陸科技發展脈動。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林新越說,需要用眼睛看過,用腳走過,才真正體會什麼是美好。
「大家都聽同樣的歌」
互贈禮物、互換聯繫方式,同進晚餐、同唱一首歌……在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舉行的兩場青年交流活動上,兩岸青年進行了充滿青春氣氛的熱絡互動。
「聊起來發現,大家都聽同樣的歌,追差不多的明星和差不多的劇。儘管用詞或有不同,但交談後很快就能『對上』。」李亮頤說。
在與大陸朋友交往中,蕭斯元看到兩岸年輕人的共同性,他認為常來常往、互相了解、互相學習,應是青年間持續進行的交流重點。
對來自台灣成功大學的劉秉睿而言,此行最難忘與老友見面。去年大陸師生參訪團在台灣度過九天八夜,劉秉睿參與接待,今次重逢老友格外欣喜。他希望兩岸「融冰築橋」,迎來屬於青年的芬芳。\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