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港專學院昨日舉辦網絡安全的專題座談會,探討網絡安全攻防的發展趨勢。右圖:彭峙釀博士深入淺出講解,如何利用AI技術應對大規模且複雜的網絡安全挑戰。
網絡安全為國家安全重點領域之一。港專學院昨日舉辦了一場以「高級持續威脅APT與大語言模型GPT」為主題的網絡空間安全座談會,特邀「深信服」的首席架構師及首席安全研究員彭峙釀博士擔任主講嘉賓,深入探討了APT(高級持續威脅)與GPT(大語言模型)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實際應用。彭博士指出,未來網絡安全的重點將是利用AI技術來應對大規模且複雜的網絡安全挑戰,有了AI,防守效率會大大提高。\大公報記者 唐雪婷
彭峙釀博士在隱私計算、軟件安全、威脅獵捕和人工智慧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座談會上介紹了網絡攻擊的多重動機,並指出攻擊者入侵系統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網絡攻擊者入侵私人電腦後,不僅會收集私人電腦裏面的資訊,甚至還可以提升權限,訪問公司整個內網業務系統,從而獲得更多更高機密的資訊。」
讓AI成為網絡安全工程師
彭博士還提到,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攻防對抗的難度和門檻也在逐漸提高。他預測,未來網絡安全的重點將是利用AI技術來應對大規模且複雜的網絡安全挑戰。他表示,AI自然語言的處理能力很強,將漏洞數據、安全報告、流量日誌等相關數據通過LLM安全大模型進行訓練,再將指令進行微調,生成漏洞分析指令、安全檢測指令、日誌分析指令,就可以讓AI成為一個網絡安全工程師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從而提高效率。他補充道,「在過去發生的網路攻擊事件可以瞬間達到數百條,人類根本看不了,但有了AI之後,就相當於全天24小時有一個專業的人士幫你去分析解讀數據,那防守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彭博士在分享中亦強調了當前移動設備APT攻擊的隱蔽性和威脅,指出這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他詳細介紹了數種難以檢測的病毒,並探討了移動設備遭到入侵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包括監控設備、錄音及竊取數據等,讓參與者對現代網絡攻擊的複雜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港專學院表示,彭博士的經驗分享不只是技術層面,更強調了網路安全專業倫理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除了為線上與親身在現場的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更是一個網路安全專業人士相互連結、相互學習的平台。他的專業見解與分享,讓參與者對網路安全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亦激發了他們對網路安全領域的更深層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