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過去三年半,透過恆常食物監測計劃,共檢測超過140個腐乳樣本,當中23個樣本由廖孖記製造,涉事兩個檢測結果不滿意的樣本,分別於今年6月底及7月中抽取樣本。
食安中心自6月底起,三度抽取「廖孖記衞生腐乳王樣本」,其中一個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每克含13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中心已通知相關零售商和生產商,並指令立即停售和回收受影響產品,以及繼續改善生產流程。調查仍然繼續。
食安中心稱,7月4日下午巡查相關食物製造廠,發現部分原材料貯存不當,包裝區的衞生未如理想,增加食物污染風險。中心人員即時向負責人和員工作出食物安全和衞生教育,要求檢視和改善生產流程,包括妥善貯存原材料,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等。
食安中心在社交網站發文,就有部分傳媒報道指出,食安中心再次巡查廖孖記時,取樣檢測只有一瓶的「測試樣本」,有關說法並非事實,澄清抽檢的樣本是來自市面有售的另一批次樣本。中心又澄清,沒有向廖孖記負責人和員工教授製作腐乳的方法。
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