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弘揚國粹•(四)/周家螳螂義教學童推廣客家功夫

時間:2023-03-30 04:24:20來源:大公报

  圖:現年69歲的李天來寶刀未老,示範周家螳螂拳,剛勁有力。圖為徒弟們在練習周家螳螂拳的入門套路三步箭。

  在旺角鬧市一幢古舊建築物內有一間武館,厚重的鐵閘門、古樸的桌櫈、牆邊一字排開的刀槍棍棒……這就是成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中國國術總會的會館,牆上掛滿了該會各門各派的武術家頭像,包括如雷貫耳的葉問師傅、關德興師傅。現在還在此開班授徒的,是東江周家螳螂拳李天來師傅。

  李師傅是退休水警,在職期間曾一人力擒三名偷渡客。他深刻體會到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希望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年青一代,現時他忙於義教學童學習周家螳螂拳,推廣客家功夫,把中國傳統武術精神繼續保存發揚光大。\大公報記者 黃山、蘇荣(文) 盧剛昌(圖)

  祖籍廣東五華的李天來是客家人,1954年在香港出生,19歲加入警隊。工作之餘,在沙田排頭村西林寺跟一位老伯學習朱家螳螂拳。至1979年,25歲的李天來拜東江周家螳螂拳掌門葉瑞(1912年─2004年)為師。

  刻苦練武 幸獲家人支持

  「先師葉瑞是新會東坑人士,深得師祖劉水真傳。」李天來表示,上世紀初,師祖劉水已在九龍城城南道開設了「形像國術社」授徒,門下弟子除了鄒文治、張華、李偉等客籍人士外,還有譚照、譚華、林華等甚多非客籍人士。

  「日軍入侵香港翌年,劉水師祖染病幸得葉瑞夫婦悉心照料,於是將畢生絕學傳給葉瑞,要他把周家螳螂派發揚光大。」

  李天來透露,葉瑞宗師於1948年開始在紅磡馬來街設館教授周家螳螂派拳術和兵器,後於1963年遷入九龍城打鼓嶺道繼續授徒,並於1969年在旺角通菜街成立第一間分館,由其女婿吳士麒一同主理教授學員。

  「我最初就是在位於旺角的天台武館跟隨師兄學習,練了一年多後,轉到葉瑞師傅的女婿吳士麒的武館,才真正地跟葉瑞師傅習武。」李天來說,「一般上午9時跟師傅上茶樓,11時回武館,下午1時再去吃飯,飯後小休一會繼續操練,一直練到傍晚6時才回家。」李天來表示,練武是一件枯燥的事,幸得家人支持,「好多謝太太體諒,全心全意帶大的仔女,才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恆。」

  曾任水警 一人擒三偷渡客

  習武不但能強身健體,對李天來的工作也帶來很大的幫助。「以前做水警面對最多的是偷渡客,特別是90年代初起機場時,有好多偷渡客到港打黑工。記得有天吃晚飯的時間,突然收到上司指令上山追捕偷渡客。」回憶往事,李天來興奮地表示,接到命令後即時放下飯碗,帶上手槍和同事乘快艇上岸展開追捕。

  「我常年習武體能較好,追到山腰時已拋離同事數百米遠。」李天來藝高膽大,單獨奔勇直追,依靠熱外線探測儀指引,一路把數名偷渡客從山腳追到山頂。「經過數小時你追我趕,跑到山頭時數名偷渡客已上氣不接下氣,於是我飛躍向前,左手一個、右手一個,腳下還踩住一個。」李師傅得意地說,該段記憶畢生難忘。

  習武數十年的李天來師傅在演示中,渾身精煉如鋼、橋手如鐵、喉嚨堅硬如核桃,擊打掌背及背脊錚錚如敲銅板。

  「我從小就崇拜李小龍,加上客家人好武,因而走上習武這一條路。」李天來說,香港電影對傳統武術的保育作用很大,特別是甄子丹的《葉問》、梁朝偉的《一代宗師》,讓很多香港人對武術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香港有這麼豐富的武術資源,因此更值得我們努力推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