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實話世經/全球價值鏈四大演進趨勢\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程實

時間:2023-12-01 04:03:13來源:大公报

  圖:隨着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企業和國家尋求更高層次的增值環節,以增強產品競爭力。

  「機變隨物宜,妙道貫未然。」全球價值鏈是現代全球經濟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代表着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的不同環節分工與協作。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其中的關鍵趨勢和變化。

  過去,成本效益最大化推動全球價值鏈演化。回顧過去幾十年,全球價值鏈的發展與全球化過程密不可分。全球化的浪潮推動了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企業開始尋求全球範圍內的成本效益最大化。這一時期的全球價值鏈表現出以下特徵:

  首先,全球範圍內的生產重新分配。隨着全球化的推進,企業尋求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分配生產環節,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並實現利潤最大化。這種全球生產網絡使產品能夠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市場。

  其次,隨着產品層面的分配與集聚,不同國家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細化了全球價值鏈。以電子產業為例,中國崛起為電子製造的重要中心,而美國硅谷則成為了創新和研發的核心。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促使全球產業分工更加精細化。

  不僅如此,伴隨着各國產業鏈升級,處於價值鏈下游的國家也逐漸向上遷移。依據HS4目錄對美國進口產品進行分類,可以發現2017至2022年間越南和墨西哥都提高了各類電子設備對美國出口的市場份額。

  現在,受到疫情的衝擊,加速全球供應鏈向近岸轉移。近年來,全球價值鏈的演變受到了物理因素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導致了重新分配的約束條件發生了改變。

  首先,物理因素的衝擊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影響。自然災害、疫情爆發,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都給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

  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了嚴重中斷。工廠停工、物流運輸受阻,導致全球範圍內的貨物交付延誤。這些事件加劇了供應鏈重新分配的困難,迫使企業重新審視供應鏈的彈性和風險管理。

  其次,情緒因素也對全球價值鏈的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及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的需求增加,都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企業開始重新評估風險,考慮將生產回歸國內或者尋找更近、更可靠的供應鏈合作夥伴。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可追溯性和產品品質的關注也推動了本土化趨勢,促使企業將生產重新本土化,以滿足市場需求。不僅如此,消費者對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的關注不斷增加,企業在制定戰略時也越來越多地考慮到ESG因素,在確保產品品質與合規的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對ESG價值觀的期望。

  產品進口成本上升

  未來,全球價值鏈將保持動態演進。全球價值鏈演進將呈現四種持續性趨勢:

  首先,價值鏈的向上移動仍將繼續。隨着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企業和國家正在積極尋求更高層次的增值環節,以增強產品競爭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親歷了高科技製造業的回歸,通過將製造過程保持在本國,便於更好地控制供應鏈,降低外部風險。創新和研發與高科技出口的佔比密切相關,通過增加研發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此外,政府也積極推動本國價值鏈的向上移動,通過提供稅收激勵、創新基金和技術支援,以吸引企業在國內進行更高層次的價值創造。

  其次,區域化價值鏈網絡將進一步深化。一些國家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地區內的合作,以降低供應鏈中的風險,加強與鄰近國家之間的貿易生產合作,形成更緊密的地區價值鏈。

  再次,全球供應鏈活動的持續重新配置或將導致成本上升。一方面,產品進口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供應鏈轉移成本上升。監管合規成本、技術投資等成本的上升,將會影響企業供應鏈轉移決策,迫使企業在成本和效率之間尋求平衡。

  最後,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日益增加。儘管國與國之間的直接貿易聯繫似乎減少,但通過第三國的參與,國際貿易網絡中的間接聯繫或將不斷增加。這意味着,通過與協力廠商國家的貿易與投資,或將逐漸形成更多邊、更多維的全球貿易聯繫,而這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及供應鏈的演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