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社交平台上交流,有人喊「親」,往往只是「say Hi」;有人說「愛你哦」,或許只是「道謝」;有人發「哈哈哈」,很可能只是禮貌的敷衍,只有發上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才能表達真正的開心。這種語言上的「通貨膨脹」,不知何時起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網絡社交潛規則」。
類似情況正潛移默化地成為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語言現象。有學者認為,語言的「通貨膨脹」類似於制幣與其背後的財富不匹配而產生的通脹,即平和的描述已無法滿足大家的表達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烈度更大、濃度更強的詞語,極盡誇張之能事,「語不驚人死不休」。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一方面是線上交流時無法看到彼此的表情和狀態,採用更具親昵感的語言來營造和諧氛圍,或許可以消解尷尬語境帶來的社交壓力;另一方面,參與創造和使用這種「膨脹+討好」式的流行語言時,也能萌發一種「與時代潮流同步」的合群感和歸屬感。
然而,語言「通脹」帶來了詞義貶值,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表達慣性和思維惰性。習慣用網絡熱詞回答一切後,年輕人往往會被過度同化,陷入缺乏表達準確度和個性化色彩的「文字失語症」。有老師分享學生的考卷答案後深感憂慮─「《雷雨》是怎樣的作品?」「狗血」,「周樸園是怎樣的人?」「渣」,「魯侍萍有什麼特點?」「弱雞」。
不僅如此,長期習慣用頂格詞語來概括情緒,我們需要在對話中過濾「雜質」才能得到真實感受。人們的情緒閾值被不斷提升,想找到被字字珠璣、高度凝練的文字深深打動的感覺,也越來越難了。
其實,語言的「通貨膨脹」猶如一面鏡子,映射出的是信息社會的喧囂與浮躁。我們真的需要那些「罐頭笑聲」的冗餘表述嗎?或者就像赫胥黎所寫,「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