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香港老人「重走長征路」,挑戰自我的同時也弘揚紅色文化。可對於更多的老人來說,如同我父母一樣,時常「窮遊」自駕,或許也能探索華夏大地,挖掘多彩銀色生活。
我的父母每年都會開着小車,選一片感興趣的區域,開始自駕之旅。十二點的獨庫公路,清晨的烏魯木齊,都已成為他們車轍下的印記。這不,今年他們又開着車,一路向北,探尋東北的林海雪原。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這些東北大城市他們逐一打卡,但給他們最深印象的,卻是坐落於林場深處的小城。從哈爾濱出發一路向北,奔着國境線方向,裝着工業製成品的大貨車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綠野與林場。小城伊春就坐落在這片綠野的小興安嶺中。
本來父母只是將這裏作為他們沿着北部邊境線旅遊的中轉站,可停車入住,淳樸的民風卻讓他們愛上了這裏。小城的時光彷彿停在了四十年前,紅磚砌成的蘇聯式建築與城市中的早集構築了這座城市的基調,隨處可見的自然公園也沁人心脾。樸實、宜居的小城市,深深俘獲了久在城市樊籠裏二位老人的心。告別小興安嶺的小城,他們沿着國境線,一路向東,踏足祖國最北端,又遠眺最東端邊界,從山海關出關,返回廣州家中。
對於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歲的老夫妻而言,這樣的生活或許已不多見,可在他們口中,卻顯得稀鬆平常,或許這樣自在灑脫、隨性自如的生活狀態,才是讓我們這些打工人羨慕的銀色生活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