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我談的那場戀愛》\輕 羽

時間:2024-09-23 05:02:17來源:大公报

  根據香港警務處的資料,二○二三年香港錄得九萬多宗罪案,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當中有關詐騙的罪案急劇上升,按年增加約四成,其中約七成屬於網上行騙。警方已經積極推廣防騙資訊,但網絡世界實在防不勝防。若要避免墮入騙局,每個人都應從自身防範做起。其實,每宗騙案都有其背後因由,大部分被騙者都是貪便宜,但亦有一些人是基於其他原因而不自覺誤墮圈套。尤其是感情方面,外人不易明白。近期的港產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能夠給予觀眾一點啟示。

  《我》是一個有關網上詐騙的故事。婦產科女醫生余笑琴事業有成,卻是婚姻失敗,離婚之前,丈夫更加意外逝世,令她好生遺憾。數年後,余笑琴使用網絡的交友軟件,在線上結識了一位法國工程師。滿以為能夠開展一段異地情緣,但其實墮入網上騙局,對方是一位香港年輕人李偉祖。受到網騙集團操縱,李偉祖以偽裝身份逐步引誘余笑琴借出巨款。電影細緻地描繪出集團的行騙手法,恍如一場精心設計的戲中戲,令余笑琴無法自拔,觀眾亦應得到警示。

  《我》也是一個追求感情寄託的故事。余笑琴面對失婚和喪夫之痛,生活變得空虛而沉寂。也許她並不一定要開展一段新戀情,但卻希望獲得傾訴機會。在陌生人面前,余笑琴可以卸下專業人士的身份,就像一個普通女性一樣,閒話家常,輕談淺笑。她亦曾經懷疑對方(線上的法國工程師)的身份,但最終寧願選擇誠信。「愛情,只要你相信,就是真。」為了讓觀眾釋懷,電影作出了較為美好的結局:李偉祖受到余笑琴的感染,不忍再作行騙,更甚是向警方舉報網騙集團,令余笑琴不致蒙受金錢損失。

  電影鋪排男女主角的線上感情發展過程,既細緻浪漫,亦寫實揪心。現實世界未必能如電影般作出美好結局,人們仍須高度提防騙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