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公營或私營精神科診所,不難發現越來越多未成年學生求診。不要以為那個畫面一定嚇人,如病患當眾發怒、垂頭飲泣、自言自語;相反,眼前景象會讓人懷疑他們跑錯了專科。每當看到由家長及學校社工帶着的學生,家庭經濟環境應付到每次數千元的精神科診金,不少於候診期間還跟照顧者有說有笑,真讓人好奇究竟是什麼事情令他們長期受折磨。
新學年開課後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社會痛惜難過之際,不少人指出問題在於家校沒及早帶情緒異常的青少年前往精神科求診,防患未然。從上述言論可見,大眾對心理及情緒治療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曉得可透過科學方法改善情緒問題;另一方面,卻也反映有人將防止自殺跟接受精神科治療掛鈎,忘卻不幸事件背後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構成。其實除了患病,種種難宣於口又錯綜複雜的因素日積月累,也會令正擁有青春的學生以自殺方式尋求解脫。故此,以為求醫和吃藥就可避免學生自殺率上升,某程度上只是將解決輕生問題的責任推給醫生,逃避花時間心力拆解高風險輕生者的困難。
了解有自殺傾向的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們不一定如一般人所認為是抑鬱症患者,也不能簡單以「情緒病」去籠統概括厭世的原因。同時出現的家庭問題、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困擾、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等,都需要有人帶着同理心去愛護關懷他們,才可能全面了解和對症下藥,不能只靠求診就能弄清楚,並找到徹底的解決方案。要切實防止輕生風氣蔓延,無疑需要家、校、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不能一味將責任推給醫生。
求診精神科的學生表面看來似乎不愁衣食、有人教導照顧、在候診期間跟社工輕鬆聊天、現場得到父母陪同看病和給予鼓勵,讓人好奇他們的真實處境和困難,也顯示輕生原因或許殊不簡單,醫生要透過時間有限的面談,找出糾纏病患身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