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美術攝影展記錄雪域新篇

時間:2021-06-02 17:05:18來源:大公網

西藏昌都市鳥瞰對比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的簽訂,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在中國各民族團結平等友愛合作的大家庭中,走上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由中國文聯主辦的「雪域新篇─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美術攝影展」,近日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八十六件美術和攝影作品呈現大美雪域高原七十年滄桑巨變。

  今天川藏、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昌都,有西藏的「東大門」之稱,七十年前昌都戰役的勝利,為西藏和平解放創造條件。據國新辦在今年五月二十一日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介紹,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為了應對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和西藏地方的嚴峻局勢,滿足西藏人民要求早日解放的願望,毛澤東在前往蘇聯訪問、途經滿洲里時,寫信給中共中央,作出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戰略決策。人民解放軍分四路向西藏進軍,於一九五○年十月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西藏地方政局朝着有利於和平解放的趨勢發展。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條協議》明確「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之下,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對於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亦不予變更。新中國在西藏的主權地位得到完整體現,維護了西藏社會大局穩定。

  兩張分別攝於一九五○年和二○二○年的西藏昌都市鳥瞰照片,是西藏各地方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昌都先於拉薩半年得到解放,七十年來,其地區生產總值和農牧民收入都增長了五百多倍。照片上昌都村民阿旺江村說:「作為農奴的後代,我很慶幸自己生在新社會。我們村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房,汽車、摩托車、電視機、冰箱、電話、電腦等出行工具和生活電器應有盡有,幸福生活比蜜都還甜。」

  廢除封建農奴制

  舊西藏處於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這種制度嚴重侵犯基本人權。在神權政治下,寺廟成為集開展宗教活動、控制一方政權、實施經濟剝削、囤積武裝力量、進行司法審判等功能為一體的統治堡壘。有的寺廟內部設立公堂,不僅有手銬、腳鐐、棍棒,還有用來剜目、抽筋的殘酷刑具,懲罰農奴手段極其殘忍。

  在舊西藏通行數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中,明確將人分成三等九級,規定「上等上級人命價為與屍體等重的黃金」「下等下級人命價為一根草繩」,不僅等級森嚴,而且造成貧富懸殊。佔人口不足百分之五的三大領主及其代理人幾乎佔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河流、河灘以及大部分牲畜。

  民主改革前,西藏有世襲貴族一百九十七家,其中居前的幾家大貴族,每家佔有幾十個莊園,佔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農奴和奴隸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沉重的賦稅、烏拉差役(無償勞役)和高利貸盤剝。

  展品《生日》拍攝於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西藏山南地區崗堆鄉中心小學的同學和六十四歲的老阿媽卓瑪拉姆一起吃蛋糕,載歌載舞迎接兩天後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老阿媽出生在一個農奴家庭,小時候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西藏廢除封建農奴制,她和很多藏族群眾一樣,把這一天視作自己的又一個「生日」。

  高原依舊「天路」不遠

  在上千年裏,西藏的運輸主要靠馱隊。一九三○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紀要》中形容西藏的道路:「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解放前從青海西寧或四川雅安到拉薩往返一次,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和平解放以來,西藏逐步建立起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特別是這裏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接引藏族人民邁向現代化的生活。

  展品《我心中的天安門和青藏鐵路》記錄下這樣的故事。拉薩市實驗幼兒園老師問:「小朋友們最熟悉的畫面是什麼?咱們把它畫出來。」很多孩子不約而同地畫出了天安門和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開通,徹底打破長期困擾西藏的運輸瓶頸,帶動經濟特別是旅遊業迅速發展,沿線農牧民紛紛抓住機遇增收致富,運輸公司、家庭旅館、藏式餐廳、農家樂、牧場遊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亦如攝影作品《龍騰青藏舞彩練》所描述:「青藏鐵路不僅是西藏交通的大動脈,更是西藏老百姓的幸福線。」

  該展覽由中國美協、中國攝協和西藏文聯共同承辦。\大公報記者 張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